湖北黄冈墙体广告 “发展产业脱贫一批”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招”。
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
黄冈市精准识别积极摸底,结果显示,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只是少数,60%贫困对象意向发展产业脱贫,其中90%贫困对象期盼依靠企业、老板、能人带动脱贫致富。
当地开展“千企帮千村、脱贫奔小康”活动,已有1600多家企业、4392个市场主体参与精准扶贫行动,带动1500个贫困村、13万贫困户、36万贫困人口就业或增收,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带动、金融扶持、保险保障、贫困户主动作为的“五位一体”产业精准扶贫模式。
“挖掉贫困的根子最终要靠产业发展”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
黄冈市
罗田县九资河镇圣人堂村迎来一年当中的旅游高峰:游玩的车队像一条长龙盘踞在山间公路上,120户农家乐家家爆满。贫困户李国清家种的蔬菜、积攒的土鸡蛋也在这几天销售一空,全部卖给了农户们自己开办的农家乐。
圣人堂村距大别山主峰天堂寨不到7公里路程,旅游产业的兴起给这里曾经穷得揭不开锅的农民带来彻底变化,全村180户人家已有120户办起农家乐,年收入少则一二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
据村党支部书记肖春花介绍,圣人堂村还有一般贫困户9户,基本上是还住在深山里没有搬出来的人家,李国清就是其中一个。村里一方面由农家乐牵手贫困户,通过请工、代售农产品(000061)等方式帮扶贫困户,另一方面正在路边为他们建房子,让他们从大山深处搬出来,帮他们办起农家乐。
“圣人堂村四季都有风景,旅游产业发展还会越做越大,有了产业支撑,全部‘出列’没问题。”肖春花说。
黄冈市属于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目前尚有
农村贫困人口近百万。如何实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记者在当地调研时,基层干部普遍反映,易地搬迁、生态补偿、社保兜底等这“几个一批”必不可少,但挖掉贫困的根子,阻断贫困传递,最终要靠发展产业和扶持就业。
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说:“没有市场主体带动,贫困对象小而散的生产方式无法对接大市场;有了市场主体带动,贫困对象就能‘借船出海’,跟市场经济紧密连在一起,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