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石墙体广告 22日,大冶市环保协会秘书长柯培新向记者反映,大冶有一处经过了900年的泮池,可是现在却没有得到该有的维护。周边的一些居民与摊贩随意往池内丢掉废物,让一个陈旧的泮池变成了当之无愧的“臭水潭”。
回想一座泮池与一段儒学前史
是什么样的水池经过了900年依然存在?带着疑问,记者跟从柯培新前往了现场。本来认为这样的水池应该隐于偏远之地,可是抵达现场后,记者却发现水池就在人流量最大的东岳路1号,而这里是现在墈头老街的入口处,从前的大冶基地。
柯培新介绍,大冶市东岳路1号是原大冶的儒书院原址,后来一段时间为大冶县政府大院,现在是工商银行大冶市分行办公楼。“儒学即县学,大冶城关有地名儒学湾,即是接近儒书院而得名,儒书院为封建时代大冶县的最高学府。科举制度童试选取后准入县学读书,称入泮,而院内门口的水潭称之为泮池,泮池上的桥被叫做采芹桥。”
据了解,儒学作为官办校园,每个到文庙求学的人,都要先在棂星门祭拜,然后经过文庙前那半月形的池塘,即泮池,这是当地官学的象征。秀才开学第一天,由各州、府、县官率领绕泮池一圈,叫游泮。秀才入学也叫入泮。泮池上会架设一小桥,只要获取功名者方可过此桥,得功名常称青云得路,有些当地又称那座小桥为状元桥。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