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墙体广告设计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荷花池,钟楼矗立,百年之间这儿一直是观鸟爱好者眼里的名胜。
2月13日,春寒料峭,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荷花池边,10多位摄影爱好者围坐岸边,聚精会神。相机镜头中,一只翠鸟停在枝头梳理着羽毛,不经意间,它如枪弹般入水,叼起一条小鱼飞走。几乎一起,一阵快门声响密布响起。这么的场景,不论对翠鸟仍是周围学生来说都已经习以为常。
在成都观鸟会发布的成都10大观鸟引荐地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名列其间。
不为人知的是,近100年前,就有一位先驱者在这儿进行观鸟,并写下文章进行记载。这篇著作也变成成都区域的最早科学观鸟记载,成都因此被称为中国内地观鸟发源地之一。《成都鸟类名录》主要编纂人、结业于中国科学院的朱磊博士向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初次展现了美国人珍·鲍尔德斯顿女士上世纪初的成都观鸟札记,其间记载了在华西坝呈现的103种鸟类。
记载30年间的调查
美国人写就观鸟开山之作
1916年3月,同样在华西坝的钟楼下,首次来到四川的美国人珍·鲍尔德斯顿女士,在这儿打开她和鸟儿长达30余年的不解之缘。
1919年,珍·鲍尔德斯顿女士与华西协合大学教授戴谦和先生结婚,并随夫姓取中文名为戴珍。此后,戴珍女士以坐落华西坝校园内的家为基地,在方圆十余公里的区域内,仔细调查记载所见到的鸟类,并一直坚持到1949年脱离成都为止。在戴珍女士的文章中,她具体记载了30年间所调查到103种鸟类的居留情况、呈现时刻、相对数量等信息。
“在自然环境中,不影响野生鸟类正常日子,依现代观鸟活动规范而论,戴珍女士所著此文应是中国观鸟著作的开山之作。”成都观鸟会理事沈尤表明,在戴珍女士之前,虽然也有专家宣布过对于四川鸟类的零星报导,但均以采集鸟类标本为目的,其后续研讨也多根据标本打开,长时间科学体系的记载成都鸟类,戴珍女士应是首开先河。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