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墙体广告 7月16日下午,时年73岁的杨守良老人因病治疗无效逝世。依照他生前的心愿,家人在他逝世后捐献出遗体用于医学研讨。昨天,记者从市红十字会理解到,这是我市自2009年起注销遗体捐献以来,第7位捐献遗体的意愿者。
昨日,记者见到了杨锐和杨敏,兄妹俩看起来固然憔悴,但非常宁静。说起父亲捐献遗体的事情,杨锐说:“早在20年前父亲就萌发了离世后捐献遗体的想法。”
杨守良老人是一位退伍军人,在得知本人病情严重后,便产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大约两年前,他拜托老战友去市红十字会,填写了遗体捐献表。“父亲住院期间,他曾屡次向我们提到这个事情。”杨敏说,“爸爸是个平凡的人,他劳累了一辈子,希望在死后能为医学研讨做点奉献。”
“父亲49岁失明,顽强地与病魔斗争了23年。”在与父亲遗体辞别时,儿女拉着父亲的手迟迟不愿松开。但想到捐献遗体是为了让更多人远离疾病,一家人还是选择刚强面对。
杨守良参军19年转业到中央,骨子里不改军人本性。据杨敏回想,父亲在东海县工作期间,阅历了三次福利分房,担任指导职务的父亲契合条件却一次次将时机让给了别人,为此家人也和他闹了不少别扭。而遇到家庭艰难的职工,父亲还会捐款捐物相助。
在回想杨守良老人的往事时,女儿数度呜咽。她说,不断以来,不论什么事,父亲总是先替他人思索,然后再思索本人。
在一张纸上,杨守良的几位生前挚友写下这样一段话:“扬正气、守规矩、性仁慈、爱助人。”这是众人对杨守良同志的人生评价。
最初还有些承受不了父亲捐献遗体的杨敏说,刚开端希望跟他人的父母一样,可父亲的坚持,让家人最终决议尊重老人的遗愿。“作为子女,我觉得父亲 特别巨大,他终身两袖清风,留给我们子女的物质财富不多,但他给子女树立了一个典范,留下了弥足宝贵的肉体财富。”杨敏通知记者。
“遗体捐献不只需求自己的爱心,也需求直系亲属的了解和支持。”市红十字会相关担任人表示,“捐献遗体器官不只能为临床教学提供效劳,还为社会
医疗卫惹事业做出奉献,是十分让人尊崇的行为。”
新美
广告:http://www.hb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