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嘉峪关墙体广告发布 “灵璧县自古拿手画钟馗者许多,如今从事绘钟馗画的人有数百,相对水平较高的约30人,我现已与钟馗画打了30多年的交道了。”我国艺术研讨院访问学者赵基日前在承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灵璧县地处皖东北,素有“虞姬、奇石、钟馗画,灵璧三绝甲天下”之誉。2003年,灵璧县被我国文化部颁发“我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称谓;2006年,安徽省将灵璧钟馗画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灵璧钟馗画又称灵璧判子,始于唐,盛于宋,历经元、明、清及至民国年间,历久而不衰。灵璧钟馗画传承吴道子之法,扎根于民间,寄情于风俗,至今构成了风俗、工笔、写意三种不一样个性,以线勾勒,色墨辅之,塑造出钟馗斩恶驱邪、迎福纳祥、万民爱崇的万应之神形象。1915年,灵璧民间钟馗画师翟光远制作的钟馗画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令灵璧钟馗画饮誉海内外。
赵基说,明成化年间,明宪宗皇帝朱见深好画钟馗,钦定灵璧钟馗画为贡品。清乾隆年间《灵璧志略》称:“每岁可售数万纸”、“画工衣食于斯”,记载了其时灵璧钟馗画艺术的繁荣景象。“其时,作为贡品的灵璧钟馗画上会盖有三方县篆印作为标识。尔后的灵璧画师一向沿袭这一做法,直到如今。”
通过历代相传,灵璧钟馗画构成鲜明的地域个性,并变成灵璧三绝之一。至今灵璧仍撒播钟馗脸谱画诀:“扫帚眉,圆眼翻。狮子鼻,下端宽。血盆口,獠牙尖。络腮胡,耳毛翻。扬正气,眉宇间。”
长时间从事灵璧钟馗画研讨与创造的赵基,不断从木刻版画、寺观岩画以及木雕、剪纸等艺术款式中罗致创意。“我独爱画穿戴红袍的钟馗,用民族的颜色和公民喜欢的方式进行创造。”他屡次受邀赴美国、日本、新加坡和台湾等地展出著作,其著作《洪福盈门》于2012年5月被美国国会图书馆保藏。
赵基的钟馗画形象威猛、刚毅、傲岸。“在海外,喜欢灵璧钟馗画的人许多,尤其像新加坡这么中国人多的国家。”赵基告诉记者,在新加坡,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中国人对灵璧钟馗画情有独钟。
在台湾展出时,赵基的钟馗画也是“洛阳纸贵”。因为求购者多,主办方不得不在展画的边角处贴上“此画已出售”的标签。赵基说,这说明两岸公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喜欢是相通的。
赵基说,灵璧钟馗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传承更要与时俱进地开展。如今灵璧钟馗画品种许多,不管怎么变都要有其特定的脸谱及表现方式。“我也欢喜地看到,在灵璧学钟馗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是件好事。”
据灵璧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梁超介绍,为提高钟馗画的影响力,该县每年选送3至5名画师到国家一流的训练组织学习,县里还出台相应的奖励措施。
梁超表明,该县正在编著一本《灵璧钟馗艺术著作集》,本年5月将完成。“我们本年将在海内外举行钟馗艺术大巡展。我县钟馗画还将持续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