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墙体广告 又是冬季的期末考试了,虽是天寒地冻,但穿得厚厚的学生们抱着“暖手宝”在答题,心里煞是羡慕!
小学生活离我而去整整四十年了,学校在离家三里路外的大队部。那时节的冬季,每早我们会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分,就被母亲厉声呵责着起床,然后烧火做饭,再招呼着弟妹起床,吃了饭后去上学。
前晚下了一场大雪,母亲为了给我们防寒,不论什么颜色还是新旧,把合适穿的尽量往我们身上套,脚上是一双缝补缀补了几层的袜子和套鞋(皮胶鞋),书包里塞着一双布鞋到学校换穿——能有这样的配备,关于当时的孩子来说曾经是很朴素的了,由于多数同窗连袜子都没得穿。
有少局部的同窗,也会提着火笼去上学的。家境好的是木炭火,但绝大局部同窗普通的火笼里盛着的,是早上做饭后烧了硬木后剩余在灶膛里正在红着的火炭。
那一尺见方、高约六七寸的火笼好像那时的煤油灯一样,早已进了历史的“博物馆”,而那时却是每家每户的必用品。火笼都有一个提手,下面一条小横梁,放着一个碗钵,碗钵底层放一些火灰,火灰里藏着火炭,书包里放着大约一斤的木炭用来添火,然后就屁颠屁颠地往学校走去。
进入学校后第一件事不是马上就读书,而是把火弄好。熄灭了的就会弄来一点火种,提着火笼靠近门缝让风把火亮起来,或者是抵着头脑、撅起小屁股用嘴靠近火笼拼命的吹——也有好意的教师,先烧好了柴火或者炭火,让我们去亮火。
上课的铃声一响,我们就提着火笼走进教室,换上布鞋,把一双脚踩在火笼的挡板上,很是舒适,更令穿着薄弱、没有火烤的同窗们羡慕。假如是同桌的同窗没有火烤,在他嘴里“丝丝”着呵着气一阵之后,会很不自然的悄悄碰撞着我,暗示着我能否能够让他也烤一会儿,普通状况下,大家都不会回绝,毕竟有着同窗“交情”,就悄悄把火笼移过去,两个人就一人一只脚靠在火笼上——但假如平常有着“过节”的,也会遭到反对。
下课后但凡带有火笼的同窗都迫不及待地跑到教室外把火弄亮起来,添上一点木炭,用一双小棍子拢好,然后一只手前后闲逛着火笼子,火势就会很快地大起来——也有不厚道的同窗,成心装作不经意的样子,靠近闲逛着的火笼,碰撞着火笼,让你的火全部掉在地上,以至突破了碗钵,这样一来,不只火没得烤,还遭受了“宏大”的损失,赔是没得赔的,但免不了一顿吵闹,双方因而而有了“过节”,埋下了“仇恨”。
假如有兄弟姐妹在同校读书的,姐姐和哥哥普通会在第一节课把火让给弟弟妹妹去烤。但一下课,就会意急火燎地来到弟弟妹妹的教室边,等着弟妹把火让给本人烤一节课。而这节课一下课,就会很主动地把火笼送给弟妹,等下一节课再去拿——如此的循环中,作为哥哥姐姐,普通都会让弟弟妹妹多烤一节课的。
诚然,火笼不单单只要用来烤火这一项功用。有些同窗还会从家里带来了糍粑、猪肠、茨菰等食品,在课堂上偷偷地或者是课间大方地烤熟着吃,也有从家里带来了米的,用一个小铁罐煮着饭吃,那种香味,恐怕是如今的孩子们所难以享用到的了……
记得那时普通每天上五节课,靠柴火炭藏火的最多能维持到第二节课,到了最后一两节课的时分,带了木炭的同窗由于木炭带得少,火笼里也根本上没火了。固然气温高了一点,但还是很冷,我们只能跺着脚熬过那最后的一两节课。
放学的铃声一响,我们就提着火笼回家了。天冷路滑,又是一不当心摔上一跤,火笼也会遭来厄运。把烂火笼整理好带回家,难免大人的一顿狠揍和臭骂……
兄弟姐妹间的感情就是在诸如这样的情形下一步步地构成。而同窗之间的那种“仇恨”和友情,四十年后的今天,同窗们重逢相聚时,在“责怪”着某人的不“厚道”、感激着同桌互相照顾的笑谈之后,都成了最美妙的追想!
下考的铃声把我从追想中拉了回来,在羡慕眼前这些学生的同时,我的脑海里晃动着火笼的同时,身心也有了一种酸楚后的幸福感。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