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全国首批15个农家书屋率先在我省定西、天水和兰州的15个村子试点挂牌。自此,“农家书屋”的名字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叫响。
截至目前,作为首个农家书屋落户省份,甘肃曾经建成了16860个农家书屋,完成了行政村全掩盖。
此外,我省还在庆阳试点建立了88个数字农家书屋。
作为一项文化惠民工程,这些农家书屋如星星之火,遍洒陇原。
配书不搞“一刀切”
农家书屋能否发挥实效,能否让农民真正受益,关键是选对书、配好书。
甘肃地形狭长,农业消费生活条件多样,各地经济社会文化开展不均衡,民族文化差别大,这就决议了农家书屋出版物配置很难用一把标尺“包打天下”。
经过调研和征求各方意见,我省及时调整配书形式,依据不同地域差别,有针对性地为各地书屋配置出版物。比方对农业科技类图书,首先将国度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引荐目录发往各地,由各地分离本地域种植养殖状况和农牧民实践需求停止自选,之后依据反应状况再停止汇总肯定最终的配书目录,使各地书屋的配置既有共性,又各具特征。
“看得懂、用得上、能奏效”,不断是我省配置图书所遵照的根本准绳。说白了,摆在书架上的书籍,要紧贴乡村实践,要综合思索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民族构成、文化背景、乡风村俗等各个方面的要素,尽可能选择能满足当地农民需求的各类政策法规、民俗文化、农业科技、医疗卫生书籍以及各类报纸期刊。去年,我省在补充更新农家书屋出版物时,大量增加了有关乡村电商、农家乐运营等方面的书籍,遭到大众普遍欢送。
这些年,我省还依据少数民族寓居相对集中的特性,对民族聚居区农家书屋出版物作了精心思索,既尊重了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又表现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书籍搭配得能否合理,能否科学,老百姓的借阅频次是最直接的检验。
据理解,目前全省乡村人口人均具有农家书屋出版物为2.46册(盘),借阅量最多的书屋累计达2万人次。
让爱书人士“管书”
农家书屋在我省落地已十年有余。十余年来,形形色色的农家书屋,博得各方点赞。
在收获赞誉的同时,也听到了一些书屋管理员的苦衷:农家书屋不好管理。
其实,如何标准管理好农家书屋,如何发挥书屋的作用我省不断在探究。
针对农家书屋建立与管理状况,我省先后修订完善了《农家书屋管理规则》《图书借阅制度》《农家书屋管理员职责》等规章制度,落实了公开管理员姓名、联络电话、开放时间和监视电话等“四公开”制度,明白了有专用房屋、有配套设备、有注销造册、有分类编目、有标牌标示、有管理人员、有制度标准、有效劳条约、有阅览记载、有培训讲座的“十个有”请求,确保书屋正常运转。
多年来,我省实行“免费借阅,村民自主管理”的形式,书屋管理员大局部为兼职义务效劳人员,94%由村干部兼任,5%由村民担任,另外1%由残疾人、乡村教员或意愿者担任。从去年开端,我省转变思绪,将管理员由“爱心人士”转变成“爱书人士”,先后选择近3000名爱书、懂书的乡村文化人担任书屋管理员,不但进步了书屋的运用效率,也降低了出版物的磨损流失。
而今,农家书屋的建立运转,曾经搭上了我省“乡村舞台”建立的快车,书屋的管理愈加标准,农民阅读条件也大为改观。
庄稼人的“文化粮仓”
陇原大地鳞次栉比的农家书屋,已成为庄稼人春种秋收、种植养殖、发家致富的好帮手,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近年来,为配合全民阅读活动,号召农民读书,营造全社会读书看报的良好气氛,我省以农家书屋为依托,每年组织展开方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诸如全省农家书屋管理员学问竞赛、“我的书屋·我的梦”演讲竞赛、乡村少年儿童阅读征文活动、“书香乡村·文化农民”全省农民阅读活动、星级农家书屋评选惩处等,这些具有中央特征的活动,让农牧民与书为伴,以书会友,从中收获更多的文化粮食。
地处祁连山北麓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针对牧业村地广人稀、寓居分散、交通不便的状况,在牧业村开设了农家书屋活动书箱,定期轮换书籍,被当地农牧民形象地称为“马背上的阅览室”。
今年春节期间,定西市借助农家书屋平台,在各村展开针对中小学生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培育阅读兴味等活动。其间,他们还让来书屋的孩子当一回“全天候”管理员,有的孩子还给同伴们引荐本人喜欢的书,互相交流、沟通,在阅读中放飞幻想。
有些农家书屋还应用这一阵地组织展开农业适用科技培训班、外出务工人员培训班、乡村妇女保健学问讲座、作物种植技术讲座、书画联谊活动等各类培训效劳活动,为当地农民就近提供效劳。
令人欣喜的是,我省已将农家书屋的开展归入文化大省建立、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建立总体规划之中,依托这一基层效劳平台,让更多的百姓享用经济社会和文化开展新成果。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