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扬州打造民生幸福"升级版"

扬州打造民生幸福"升级版"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7年04月20日 11:04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江苏扬州墙体广告

扬州墙体广告  中国江苏网4月20日讯 为政之要,在于为民。为让百姓过上更好生活,扬州连续16年出台“1号文件”聚焦民生,每年新增财力七成以上用于改善民生。2017年的民生“1号文件”,把持续拓宽富民增收渠道摆上“头版头条”,鼎力施行“12345”创新工程,经过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经过建立特征小镇、开展农家乐等途径,实在进步农民收入……26件民生实事,锚定“富民坐标”,既是市委市政府的郑重承诺,更是460万扬州人民神往的新福祉。老百姓都说,这是民生幸福“晋级版”。

一条途径

连续16年“1号文件”聚焦民生,踩着百姓足迹干实事“我们老人上午逛瘦西湖公园,中午到社区食堂吃饭,8块钱三菜一汤。”去年底,虹桥社区张春林老伯亮相央视《新闻联播》,这样引见扬州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立和闲适的暮年生活,幸福溢于言表,引来全国无数观众对扬州的羡慕。

一位坐在手推轮椅上在社区公园闲逛的老人,在承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冲动得努力从轮椅上站起来说:“这几年政府办的这些民生实事,全是踩着老百姓足迹走的。”这样的话从一个腿脚不甚灵便的老人口中吐出,缘于其从党和政府的民生工作中真正领会到了“取得感”,更是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极大贬责。

最根本的民生,就是最重要的民生。自2002年起,16个“1号文件”踩着百姓足迹干实事,踩出一条明晰的民生幸福工程途径——由“解困民生”“普惠民生”向“幸福民生”转变。

为了让百姓“喝上洁净水”,扬州先后投入近45亿元,在全省第二家、苏中苏北第一家完成区域供水全掩盖,城乡居民饮用水“同源同网同质”,让全市460万人民全部喝上了洁净的长江水、运河水。

为了让百姓“吃上放心菜”,扬州施行了“1161”菜篮子工程、“115”鲜奶工程、社区平价蔬菜店,让百姓的菜篮子越拎越便利、越拎越廉价、越拎越放心。

为了让百姓“呼吸上新颖空气”,扬州在鼎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同时,启动施行新一轮“绿杨城郭新扬州”三年行动方案,组织施行“共保蓝天”专项行动,碧水蓝天成为城乡居民最大的生态福利。

扬州的经济总量不一定比其他城市高,但是很多民生工作也不比其他城市逊色。”终年走南闯北的高邮籍资深媒体人刘炎迅,春节期间观摩扬州的城市公园和乡村卫生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参与“百名回乡过年扬州人座谈会”时,他这样点赞家乡的民生幸福工程。

“民生工作没有终点,只要时断时续的新起点”,市委书记谢正义在全市聚焦富民民生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进一步把聚焦富民、改善民生工作放在愈加突出的位置,以高度的义务担当,集中力气再干几件大事实事,推进民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个理念

用政府“紧日子”换百姓“好日子”,集中力气办好人民大众关注的大事前不久,仪征市大仪镇62岁的邵桂兰在家门口的大仪中心卫生院承受了疝气切除手术,令她不测和打动的是,苏北医院知名医生、麻醉专家守在她身边。像大仪中心卫生院这样的乡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扬州一共建成了18家,累计投资约10亿元,造福300多万农民。

安康快乐是老百姓的实质需求。近年来,扬州着力构建现代医疗效劳、公共卫生效劳、医疗保证、药品供给保证、医疗卫生监视和体育健身锻炼“六个体系”,努力打造“安康中国的扬州样本”。“十二五”期间,扬州人均希冀寿命增加了4岁,2016年更是到达了78.97岁,比全国高了3岁。

用政府“紧日子”换来百姓“好日子”。近年来,扬州每年把新增财力的70%用于改善民生,从百姓最难、最急、最盼的事动手,既尽力而为又量入为出,以“钉钉子”的肉体,集中力气办成了几件大事。

一串串暖和的民生数字、一项项扎实的民生大事,既是民生改善的标尺,更带来人民大众更大的幸福感和取得感:

治城先治水。过去五年,扬州投入120亿元,铺设公开雨污管网582公里,根本建成“不淹不涝、清水死水”城市,成为扬州人交口称誉的“里子工程、良知工程”。

兴城先兴人。“十二五”以来,全市教育经费投入累计达400亿元,是“十一五”的两倍,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教员待遇显著进步,有力激起和调动了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我市经过“组团办学”“教员交流”等工程推进教育资源平衡优化配置,“零择校”新政的施行博得了全社会一片点赞。去年,扬州高考综合实力在稳居全省前列的根底上,再创四个“历史新高”。

从2010年起,扬州累计投入170多亿元,用5年时间施行了老小区、老街巷、老庄台等“八老”改造工程。让扬州城市美丽变身,市民生活质量改善,市民盛赞“八老”改造是我市最为系统、投入最大的一项实事工程、民意工程。

扬州还投入50亿元,在苏中苏北第一家完成被征地农民归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让失地农民享用和城里人一样的养老保证;每年投入13.5亿元,在主城三区完成社会保证和民政福利“同城同步同标”,为460万居民撑起越织越密的“保证网”。

聚焦人民大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集中力气办大事,是扬州“十二五”期间很重要的一条经历。

一个坐标

锚定“富民坐标”,精准施策,让百姓“口袋”愈加殷实早春二月,空气中的年味还没有完整散去,市级机关的5800多名干部组成1018个工作组,走村访户,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短短一个多月,全市机关干部走访大众63000多户、企业6800多家,梳理问题倡议5200多个,已协助处理或承诺处理问题1850多个。

“富民的路子,要站在田埂上想”。聚焦富民,走千村,访万户,这一走,看到了欢笑,看到了打动,看到了成就,也看到了希冀;这一走,建机制、解难题、务实效,用心用情用劲,干群关系得到了升华。

怎样锚定“富民坐标”?扬州这样作答:把就业富民作为第一途径,把创业富民作为最大潜力,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民生。

为让百姓“有稳定的就业”,全市加快建立“15分钟就业效劳圈”,打造充沛就业城市,各类就业效劳机构每年引荐的就业岗位超越10万个,城镇注销失业率不断坚持在3%以下。

为推进创业富民,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创业信息资源战争台整合,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和统筹力度,完善专业化、网络化创业效劳体系”。同时明白,“新建创业指导中心9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0个,开展10个专业化众创空间,展开创业培训1.5万人,支持胜利创业7500人,新增就业创业20万人次以上”。一组斩钉截铁的数据为创业促就业提供了明白目的。

为推进精准扶贫,市委、市政府的承诺掷地有声:今年一切县(市、区)要完成年人均收入7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反动老区高邮市周山镇针对不同贫穷对象,经过归入低保、费用减免、协助就业、产业扶持等不同方式,推进精准扶贫,做到一户一策,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为协助艰难家庭,不让一个人在全面小康的路上落伍,“十二五”期间,扬州持续完善救急难工作制度机制,自建制以来,已救助各类急难对象1.1万人。扬州救助急难家庭的理论探究入选《全省基层变革100个案例精选》,遭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一个导向:以“五可”规范推进民生工作,让人民大众有更多幸福感和取得感“1号文件”出台了,如何让民生工程的施行目的、规范、步骤及效果达标?扬州以“可定义、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可追查”的“五可”工作法推进民生工作,“要干什么,干的是什么,要到达什么目的,需求什么资源,到达什么效果,何时完成,谁来完成,出了问题谁来担任,每一条都要清分明楚!”扬州的这一做法在《求是》杂志、全省民生幸福工程会议上被普遍推介。

民生工作,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王麟来,扬州市民察看团团长,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份1月23日的《扬州日报》,上面全文刊登了2017年度扬州民生“1号文件”,他通知记者,每年他都屡次受邀参与对民生“1号文件”落实状况的监视工作。

每一项民生工程的建立成果都要在媒体公示,每一个民生工程施行单位的主要担任人都要承受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组成的测评代表团的“考试”。为确保民生工程有力推进、有效落实,扬州制定了“三公开三报告”制度,即公开事项、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报告、向组织报告、向效劳对象报告。扬州“三公开三报告”制度曾经成为让大众监视推进民生工程的有效机制。

为人民办事,请人民参与,让人民评判。《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这样点赞:让老百姓全过程参与,引导大家一同想、一同干、一同苦,一同出谋划策、一同推进施行、一同管好用好运转好,民惹事业才更有底气、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能为大家带来福气。

2013年开端,市委、市政府每年推出《“三直接”十大环节操作标准》,强化对直接面向大众效劳、直接分配财政资金、直接接触工程建立的环节和人员的监管,截至去年,曾经出台了40个环节的操作标准。每一项民生工程的制定,都是一个民主论证、百姓普遍参与的过程。每年"1号文件"制定前,市委、市政府都会经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平台,以及市长信箱、12345政府热线等渠道,普遍征集百姓意见,从百姓最难、最急、最盼的事动手,量入为出、尽力而为。

市委书记谢正义去年在专题调研民生工作时说,践行一心一意为人民效劳的目标不是一句空话,要带着对人民大众的深沉感情,以创新的思绪和务实的举措,推进全市“十三五”民生工作在“十二五”较好的根底之上构成新的民生品牌,让人民大众有更多更好的幸福感和取得感。


新美广告公司:http://www.hbxmad.com/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