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上来吧,没有阅历就没有真实的感触。今天小编给大家说说嘉兴海宁这对热心夫妇陈士英和郁月兴的故事。
在海宁市区安定弄一处楼房里,陈士英老人在家,今年81岁的她看起来照旧很肉体,她的丈夫郁月兴在医院住院。
来这里,记者熟门熟路了。
老太太和老伴都是热心人,在2015年曾参与海宁日报举行的助学公益活动“弄潮儿生长方案”,不只在金钱上给予贫穷学子赞助,而且在得知其中一名学生有着弹钢琴的幻想后,陈士英还积极帮助联络,想帮他完成学习钢琴的梦。
说起两人的爱情故事,性格开朗的陈士英笑着说:“也没什么特别的,我们那个年代,哪像如今谈情说爱的。”
都说“一切随缘”,爱情也要讲缘分。
陈士英是桐乡人,由于家里条件不好,年岁悄悄挑起了家庭重担,在一所小学当教师。当时,比她大8岁的郁月兴在部队当兵,还是风华正茂的帅小伙,巧的是,他所在的锻炼团就在陈士英家隔壁,陈士英经常看到部队在锻炼。
经过接触后,郁月兴对这个工作认真担任、为人热情仁慈的姑娘有了好感。后来,郁月兴从桐乡调到海宁工作,陈士英继续在桐乡教书。不过间隔的阻隔并没有让两人失去联络。陈士英的一名海宁同事探听到郁月兴的工作地址。就这样,两颗年轻的心经过书信往来,自但是然地擦出了爱的火花。信里没有一句甜言蜜语,都是互相诉说近况。
两人于1957年1月1日结婚,婚礼很简单。当时陈士英母亲亲手制造了一床丝绵被、两对枕头当嫁妆,其中一对枕头的芯是用米糠壳填充的。“老头子到如今还会开玩笑说我结婚背了两袋米到他家的。”陈士英笑着说。
年轻时的陈士英夫妇。
结婚时,由于郁月兴忙着锻炼没有时间拍婚纱照,过了一阵子两人才到硖石照相馆里补拍的。固然物质条件没有如今好,但这丝毫不影响夫妻间的感情。
后来,陈士英从桐乡调到硖石镇中心小学工作,两人终于在同一座城市生活。不过,没过几年,郁月兴从海宁调到杭州工作去了。“当时老大还小,老二还在肚子里。”陈士英回想,老伴在杭州工作的那几年,她又要照顾小孩,还要顾着工作,作业有时都带到家里修改,只要学校放假的时分,她才有时间带着孩子去杭州看郁月兴。
两人退休后,都喜欢体育运动,郁月兴喜欢打门球,陈士英喜欢到山上打太极拳、舞剑等。为了在生活上更好地照顾老伴,陈士英经常看电视里的养生栏目,然后再依据里面提供的食谱做给老伴吃,她不断坚持“低油、少盐、少糖”。
谈起夫妻相处的秘诀,陈士英通知记者,一个家庭,夫妻双方首先要做到互相尊重,这样才干使感情结实,生活融洽;但人无完人,每个人性格不同,都有小缺点,因而遇到矛盾时,要做到互相体谅,互相关怀。“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们也会由于家庭琐事而吵吵闹闹,他在政府工作,我是教师,内心里谁也不服气谁,我们会为某一个问题不同见地争论,但不论怎样拌嘴,心里都是想着对方的。不论有什么不高兴,第二天就忘了。”
陈士英的子女都很孝敬,今年是父母的钻石婚,女儿特地请来摄影师帮他们拍了照片,还为父母特地设计了一本相册,里面收录了这几十年的一些照片。
金婚时的陈士英夫妇。
陈士英女儿为父母写了一段话:
老爸老妈:
60年前,你们喜结良缘,创立了我们这个家庭。你们相依相伴,同舟共济六十载,成就了婚姻的辉煌。你们给予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人,我们心中充溢了对你们的感恩之情。父爱如山高,母爱深似海,这如山似海的恩情,我们永生铭刻。往常你们年事已高,但你们照旧安康,照旧慈祥,照旧快乐。短命是你们修来的福气,更是我们子女最大幸福。请你们放心,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孝敬你们,陪你们颐养天年,让你们永远快乐,永远幸福!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