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和美乡村,从沟通开始 常山围绕百姓诉求推进基层治理转型

和美乡村,从沟通开始 常山围绕百姓诉求推进基层治理转型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7年05月09日 10:05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浙江宁波墙体广告

浙江宁波墙体广告  细雨迷蒙中,从县城动身,踏上去“民情沟通日”发源地——常山县白石镇曹会关村的路。山路绵亘迂回,却不平稳,一路青山幽谷、绿树成荫。65岁的村民江水松站在村口,迎接我们到来。

他没想到,12年前在他家院子停止,一场由县、镇两级指导和村民共同参与的“头脑风暴”会带来乡村的革新。

当年,面对常年不通自来水、泥巴路坑洼断头的村庄相貌,盘绕村民激烈的诉求,大家像解剖麻雀般细致研讨,并落实处理。第二年,村道变成了柏油路;第三年,全村通了自来水……小村相貌由此改动,回应诉求的方式也固定下来,成为每月10日的“民情沟通日”。这一天,干部们走村串户,为村民排忧解难,大家围坐一同,交流讨论。

往常,中国乡村阅历转型开展,空心化、老龄化现象普遍。村民的新诉求,正倒逼乡村管理不时晋级。“必需与时俱进,量体裁衣积极应对。”常山县委书记叶美峰说。

常山乡村的“民情沟通”发作了什么样的变化?与村民沟通如何更灵敏、管理效劳怎样再细化、乡村管理怎样更亲民?他们的探究还在继续。

一间茶馆知民情—— 沟通多了,矛盾自然少了有事没事,江水松总会去村子中心的“民情茶馆”转转。这里,有形形色色的人物、各种各样的音讯,就像老舍笔下的茶馆,有“神秘”的吸收力。

过去,每月一次的“民情沟通日”,虽处理了一些问题,但大家总觉得“不过瘾”:“平常有想法,要去哪里说?”“有的问题不能拖,一拖就变成了费事。”

常山的干部们认识到,生活在变化,老百姓的需求更多元了,对政府效劳的请求也更高了,“好的制度假如不能因时而变,就会落后。政府的工作方式跟着老百姓的生活方式走,才干把工作做到大伙儿心田上。”

于是,两年前,曹会关村的“民情茶馆”开张了。40来平方米的房子,白墙黑瓦,楼下水塘养着鱼,楼上房间接待来交往往的村民。

5名村里延聘的民情沟通员成了常驻茶馆的伙计,“都是老党员和老干部。”付水海就是其中一名。每天清晨,他都早早来到茶馆,烧好一壶水,沏上几杯茶,等候一拨拨村民的到来。

几个月前,村民陈道仙在水塘洗衣服时发现了一条死鱼,在茶馆无意间聊到了。说者无意,听者却留了心。付水海在当天的民情册上记下。

随后几天,他陆续听到其他村民也说有死鱼,赶紧把状况上报。镇里随即派专人前来检测水质。

果真,化验结果不合格。追根溯源,是村里养鸡、养鸭形成的。“民情沟通日”上,大家坐下来讨论,分歧同意“鸡鸭圈养,污水不能直排”。此外,村里还把小微水体整治列为工作重点,号召大家打造房前屋后的美丽庭院。

付水海很快乐,每日开张的“民情茶馆”成为了“民情沟通日”的有效补充,发挥了作用。

这段时间,村支书廖海富还召集民情沟通员们开了碰头会,重复强调:民情沟通,不能只为村民处理艰难,还要传达政策,及早控制民意。

这是他在外村走动时,遭到一件事的启示。外村想引进一个造纸厂项目,却没有及时和村民沟通解释,村民不理解内情,担忧新厂会带来污染,形成了矛盾。紧急组织村民代表商议参观后,一场抵触才得以防止。

“我们要把这些事做在前。”廖海富说,茶馆不只是问题反映地,还是信息传播地和民意搜集地,“村里有什么动态,要在茶馆聊天时通知村民,提早答疑解惑。”

政策宣讲到位,村民们的反应又协助优化施行计划,一来一回间,沟通多了,矛盾少了,常山不少政策也有了百姓“定制”的滋味。

“民情茶馆”每为大众处理一件事,就会在池塘里放一条金鲤鱼,“这也意味着干部大众鱼水情深。”

去年养的31条鱼送给了艰难户。今年,这里又有了5条活蹦乱跳的鱼儿。

一根网线解民忧—— 需求明了,效劳才更精准近年来,乡村通讯设备不时完善,乡村信息化快速开展。如何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知民情、解民忧?常山小村里也有想法。

地处浙西、间隔衢州市区近1小时车程的常山,是典型的山区县。大局部年轻人在外打工,乡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普遍。在外的村民需求办事无法赶回,怎样办?老人们无人陪伴,如何及时跟踪并满足他们的诉求?置身于“互联网+”时期,山间小村正在停止革新基层管理方式的尝试。

辉埠镇石姆岭村里,50多项事务能直接在村便民效劳中心办理,其中20余项能在网上办理。“村民们的户口簿、身份证都记载在电脑的‘民情档案’里。在外地打工的村民假如回不来,大局部事情我在电脑上就能帮他们搞定。”村务员朱贵良说。

最近,一个名叫“民情通”的APP,成了村民热捧的“神器”。会用手机APP的老人,直接把遇到的艰难写出来或拍下来上传;不会用的老人,能够拨打24小时党员意愿者效劳热线,让值班人员帮助把需求注销上网。后台将老人们的诉求归类、兼并后,以派单方式交由医务人员、社工等专业人士,“组团”处理。

今年84岁的洪菊娥,曾屡次拨通热线,想找个说话的人。网格员邱玮经过后台,发现与她同村的几位老人都有这样的需求,便组织他们到村养老效劳中心定期“聚会”。经过系统派单,他还联络了就近的党员意愿效劳队,为他们组织了文娱活动,并经常上门帮助清扫卫生、维修电器。

集成各村信息的电子大脑——“民情档案”,还在今年常山城区的危旧房改造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1万多人搬迁需求暂时安顿,房源哪里找?指挥部很快整理出了一份适用的租房地图。居民可依据需求找到适宜的房源,地段、面积、价钱了如指掌。“不用担忧城区租房价钱高,城郊又找不到房源了。”天马街道桑园小区居民方作清通知记者,他如今搬进了城郊的富足山村,每天步行2分钟就能抵达公交车站,10分钟就能到城区,租金也很廉价。

应用好互联网和大数据,老百姓的需求更明了了,政府的效劳也更精准。在球川镇,原来各自分开的综治工作、综合执法、市场监管、便民效劳工作,被统一整合成“四个平台”综合指挥中心,统一搜集信息、统一研判交办。

“让复杂的事情简单明晰。”镇组织委员应华锋说,如今,经过一个平台,问题“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上交后就会有人处置,处理了乡镇与部门派驻机构“两张皮”问题。截至目前,该镇已受理问题7766件次,办结率高达99.8%。

一种共识聚民意—— 乡村管理,我们共同参与从盼望修路通水,根底设备不时完善;到等待水清山绿,环境相貌提升;再到希望村级经济更上一层楼……在常山,民情诉求正在晋级,村民们参与乡村管理的热情和等待也在晋级。而他们的愿望和行动正凝聚成美丽乡村建立的内在动力。

浙西山区自然资源优渥,但许多村庄却无法将生态优势转化成开展优势,村集体经济收入简直为零。

新昌乡黄塘村是其中之一。村支书廖红俊分明记得,过去,有村庄从外地引进了旅游公司开展乡村旅游。公司靠着村里的好山好水红火了,村民却没享用到红利,最终公司被村民赶跑了。

2014年初夏,漫山的油茶树爆出鲜绿的嫩芽,一场革新也在黄塘村里悄然萌芽。一纸“告村民书”发到了每家每户:只需愿意出资,无论几,都能成为黄塘旅游开发公司的股民,共享村庄开展红利。

这一次,廖红俊“有备而来”,“10多年民情沟经过程中,老百姓的主人翁认识更强,诉求也更明白,参与村庄建立的热情也愈加高涨。这也是村集体组建旅游公司的底气所在。”

这一提议得到了村民普遍认可,公司顺利成立,分离农业综合开发,打造了油茶主题公园。公园里要开发什么项目,大家都坐下来“议一议”。大家从对村庄管理漠然置之,变成主动出谋划策。他们也在不停考虑:还能为村庄开展做什么?

村里有块呈30度角的斜坡地,面积约4800平方米,还算平整,却终年旷费。村民们对这块地的用处讨论了屡次,最后决议建滑草项目。建成伊始,面对游客孩子滑草摔倒、村里需求赔钱的紧急情况,大家召开股东大会以为“滑草项目还是继续,但要装置固定轨道”。

尔后,在这一特征项目牵引下,乡村休闲旅游逐渐兴起。往常,村里新建的14幢小木屋民宿,在节假日总是爆满。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山村,成为了大家口耳相传的“浙西香格里拉”。这里的每一个变化,都离不开村民的共同聪慧。

开展有了起色,村民还迫切想把一些想法构成制度,以便于长效管理和可持续开展。今年,常山各村的村规民约都改了“套路”,交由村民量体裁衣灵敏制定。黄塘村开了8次会,把“守护河道,不违规捕鱼;旅游兴村,不故步自封”等新目的都写了进去,惩罚措施也有了明白规则。

“只要村民真正参与到村庄管理中来,规则才有力气。”廖红俊深有感悟。

截至目前,常山共有87万余人次参与了“民情沟通日”相关活动,累计搜集各类民生问题5.8万余个,处理落实5.7万余个,大众称心率达98.6%,受理信访案件年均降落18%,上访人次年均降落15.2%。

从常山小村动身,中国式的乡村管理正焕发出无限生机。


新美广告公司:http://www.hbxmad.com/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