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涪江上架起第一座大桥 有力支援“三线”建设

涪江上架起第一座大桥 有力支援“三线”建设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7年05月15日 10:05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四川绵阳墙体广告

四川绵阳墙体广告  5月绵州,阳光绚烂。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处退休老职工宁太安在东方红大桥桥头承受记者采访时说:“五十年前,绵阳‘三线’建立时,我有幸成为涪江汽车渡口最后的守望者和东方红大桥落成的见证者。”

涪江渡口最后的守望者

“那时,无数辆大货车满载着建材等物资,经国道108线到梓潼平武等地,必需渡涪江而过。但是,当年的涪江上没有一座大桥。”宁太安回想说,中学毕业后他经过招工进入省公路养护总段剑阁分段工作。1966年调到绵阳公路部门涪江汽车渡口(北河渡口)管理所工作。

每天晚上,渡口管理所都要组织大家读报学习国度大政方针,学习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事迹。不久他们这批有文化的年轻人成了小讲师。老工人很爱学习,晚上早早就搭好凳子,还为念书念报的年轻人摇扇子赶蚊子。经过学习,宁太安理解到,当时,“三线”建立在绵阳停止得如火如荼,国度要在渡口左近修建一座大桥。这让宁太安既冲动等待,又觉得崇高和义务严重。

绵阳是国度“三线”建立的重要基地之一,为了完成渡口日益繁重的运输任务,当年4月下旬,在省交通厅的布置下,一套上海产的铁制汽筏和驳船运到了绵阳。但由于汛期未到涪江水浅,到了丰谷渡口时就搁浅了。宁太安他们奉命到丰谷,用绳子拉纤把新船拖到了渡口。

大桥建成有力援助“三线”建立

“不久,龟山脚下越王楼右侧顺着山势陆续搭建起了一排排油毛毡工棚。这是为行将修建的东方红大桥作准备。”宁太安说,1966年秋天,承建东方红大桥的省交通厅工程一处的职工陆续进场,大桥桥墩根底水下钻勘工作慌张有序地停止着。为积极配合大桥施工,渡口搭建汽车通行便桥的位置选在了今天东原大桥的上侧。宁太安当时任司务长,每天挑着箩筐,踩着河滩、汽车便道上的卵石、泥泞,忍耐着汽车疾驰后扬起的尘土,经炭码头、铁牛街到外北街口的菜店,凭证购置渡口伙食团的菜蔬。

浇筑桥梁预制件的工场,就在今天开元场越王楼公寓。运送桥梁预制件时,狭窄的街道两旁站满观看的人群。那时,施工机械化水平低,桥梁预制件在钢缆绳的牵引下,工人们用钢钎在两侧拨正方向,从圆木上迟缓地滑向桥头。

建桥职工扫除一切干扰,抓紧施工。每当夕阳西下,爱好文艺的建桥职工在工棚前,拉起二胡,摇着响铃,放声歌唱:“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吸收过往行人驻足倾听。

就这样,东方红大桥开工一年后建成,第一次将涪江两岸衔接在一同,改动了川陕公路过绵阳需求渡船的历史。不过那时的东方红大桥,总宽度只要12.6米,仅有两车道,两边有狭窄的人行通道。

难忘建成通车那一天

1967年7月1日,东方红大桥完工通车仪式举行。那天,红日高照,晴空万里,大桥两侧栏杆彩旗飘扬,桥头锣鼓喧天,两岸河堤上摩肩接踵,人群中有核工业23公司、24公司的职工、有铁道兵部队官兵,还有来自梓潼的观礼人员。

“大桥完工通车那天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令人难忘!”宁太安回想说。从此,千百年的涪江两岸百姓过江靠舟楫的历史,成为悠远的历史记忆。到了上世纪末,随着城市建立的开展,我市对东方红大桥停止了改造。如今的东方红大桥宽度增加到26.1米,大大进步了通行效率。


新美广告公司:http://www.hbxmad.com/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