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墙体广告 前几天,一条关于市区小汪糕点肉松是由棉花做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疯传,令很多喜欢吃肉松糕点的市民很是担忧。我市市场监视管理部门当即对其停止检查,结果证明小汪糕点进货渠道合法,证照齐全。小汪糕点随后报警,希望清查并严惩造谣者。
经过湖滨新区警方缜密侦查,两名制造虚假视频后停止网络传播的嫌疑人被胜利抓获。5月28日上午,涉嫌虚拟事实扰乱公共次序的两名嫌疑人均被处以治安拘留7天的处分。
湖滨新区公安分局职教园区派出所办案民警仲子维向记者引见了破案经过。据引见,5月26日中午,职教园区派出所接到宿迁市网安支队指示,发现职教园区辖区有人在微信群里传播“小汪糕点面包上的肉松为棉花”的视频。经初步侦查,发现家住湖滨新区新城家园小区的女子郑某在“蚂蚁家族某某战队精英群”转发了上述视频。后经排查,该视频是由郑某的小孩姑姑董某发给其“开心就好”家庭群的。民警随即对董某停止讯问,得知该视频由家住湖滨新区学府人家女子张某某在“某某童装童鞋”微信群停止转发,于是,警方胜利地将该视频的源头锁定在“某某童装微信群”,视频的发送者微信号为“super某”,嫌疑人分别为1991年出生的女子孙某、1976年出生的女子郭某。5月27日下午,职教园区派出所民警在市区金铂年大厦,将孙某和郭某双双抓获。
在讯问现场,嫌疑人孙某及郭某都显得很懊丧。据孙某交代,事发当天,她到本人工作单位左近的小汪糕点店购置面包,回来后听说有人曾在网上看到外地有“面包上的肉松是棉花造”的视频,于是就和工友郭某一同拍摄视频发到微信朋友圈。两名嫌疑人都供认,视频中洗肉松的人为郭某,拍摄视频的为孙某。“当时我们就是觉得好玩,没想到给商家以及社会形成不良的影响,如今我们真懊悔。”孙某低着头说。
新闻链接
《网传我市某糕点店肉松是棉花造?》后续报道——结果出来了,肉松检测全部合格5月25日,宿迁晚报3版以《网传我市某糕点店肉松是棉花造?》为题,报道了一周前一条关于我市小汪糕点肉松是由棉花做的视频疯传的音讯。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宿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于24日分别赶到小汪糕点加工点和门店检查,发现其肉松进货渠道正轨合法,随后将抽查的肉松送往相关机构停止检测。27日上午,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得悉,肉松经检测全部合格。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工作人员通知记者,该局于5月24日上午结合湖滨新区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对位于湖滨新区的小汪糕点消费厂部停止检查。检查发现企业共运用两种肉松,分别是浙江味斯美食品有限公司消费的海苔脆肉松和盐城市费氏食品有限公司消费的肉绒(肉制品),此外还运用一种盐城市费氏食品有限公司消费的猪肉味豆粉松。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上述三种原料依法停止抽样,并送至宿迁市产质量量监视检验所检测。
5月26日,三种原料的检验结果显现,蛋白质、淀粉等项目全部合格,其中海苔脆肉松、肉绒(肉制品)和猪肉味豆粉松的关键指标“蛋白质”的检验结果分别为26g/100g、20g/100g、30g/100g。检测结果标明,网上传播的棉花冒充肉松视频纯属谣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工作人员提示消费者勿信谣、勿传谣。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