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墙体广告 粤警发起“海燕-2014”专项行动严打银行卡违法,以茂名为主战场捕获违法嫌疑人286名昨天,省公安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5月19日至20日,广东警方以部督“海燕2号”伪卡专案为要点,对伪卡类、套现类、涉网类等银行卡违法施行强有力会集冲击,代号为“海燕-2014”的行动共破银行卡违法案子156宗,捕获违法嫌疑人286名,赃物69.4万元及赃物一批。据悉,近期,省公安厅还将揭露悬赏涉电信欺诈和银行卡欺诈的20名严重逃犯。
手机POS机成新东西
省公安厅副厅长何广平表明,广东是银行卡违法大省,发案数逐年攀升,占该省全部经济违法的40%以上。
银行卡违法和电信欺诈地缘性特征显着,违法分子多以广东茂名电白籍人为主。广东警方继续冲击,茂名电白籍的侧录员很多涌向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办案民警介绍,这些侧录员使用上海等大城市招工难的特色,前去应聘酒店和娱乐场合的服务员从事银行卡侧录作业,大约半个月左右,他们侧录到很多的银行卡信息后就辞工回茂名。
“特别是大额盗刷案子简直绝迹,但小额的则十分多。”办案民警介绍,嫌疑人十分精明,每次盗刷控制在2万元左右,本年最大一单盗刷案的金额为30万,不像往年动辄即是百万等级的盗刷案。
办案民警表明,迷你POS机开端替代“大砖头”形状传统的POS机,变成银行卡违法团伙盗刷的新东西。从警方5月20日凌晨查获的POS机来看,一名违法嫌疑人经过上网,在深圳申请了100多台“钱富宝”——即手机POS机,一个拇指大小的刷卡器插在手机上就能完结POS机的转账功用的小配件。警方表明,手机POS机十分易于躲藏和带着,冲击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
被抓嫌犯大多为90后
5月20日凌晨4时许,茂名、广州、深圳、东莞、中山、河源6市公安机关对“海燕2号”伪卡专案进行收网。警方共出动60多个抓捕组,以茂名市电白县为主战场开展收网。在被捕获的违法嫌疑人中,大多数都是“90后”,主犯胡某等人也只要25岁,年纪最大也只要29岁。
办案民警介绍,嫌疑人大多来自电白县树仔镇的同一条村子,从制假汇票到电信欺诈、银行卡欺诈,这些在本地并不以为是违法违法行为,而是被当成是一种作业。“早几年电信欺诈盛行时,孩子无心向学辍学后,家长便请求孩子学好普通话,‘不上学就打电话去吧。’如今则请求孩子学会网购,学会操作网上转账,使用网络付出渠道交割金钱,以便从事银行卡违法。”
警方在茂名抓捕违法嫌疑人时,正在一个邮局旁提现被抓现行的90后青年看到摄像机时异常振奋,自动问询:“会不会上电视?”得知自个有也许出如今电视屏幕时,他还开心肠摆好POS,像游客那样举起剪刀手,说了一声“耶!”
盗刷团伙架构图
伪卡盗刷团伙
指使人到广州、深圳、上海等地酒楼、KTV等高级花费场合,从事侧录银行卡料,后自个安排盗刷、提现,获取暴利。
侧录银行卡料团伙
安排十多名年青男女到上海从事侧录卡料违法活动,并由唐某某联络POS机盗刷团伙进行盗刷牟利。
黄某某制造克隆卡团伙
收购制卡银行卡面的机器设备,专门为到商场、金铺等场合盗刷的嫌疑人制造克隆卡面。
专业提现团伙
专门接盗刷套现团伙的指令,直接到ATM机上取现或到商场收购奢侈品(金饰品),分成牟利。
警方应对办法
何广平介绍,在冲击的一起,广东警方已和谐人民银行、银监局和银联等有关部门推进推进树立冲击银行卡违法奖赏基金,目前茂名已树立30万元的基金,省里的基金正在批阅。此外,还将树立涉电信欺诈和银行卡违法账户迅速查询冻结机制;树立银行卡查询短信提示机制,已有工商银行、农信社等银行的信誉卡在实施,别的银行也已上报总行进行推进;树立黄金饰品等要点商户监管机制,请求黄金饰品、珠宝等要点商店装置摄像头记载POS机刷卡录像等。
隐秘改装的POS机用了一个月
广东出现首例隐秘改装POS机盗取银行卡信息案银行卡违法在晋级,有些违法分子开端采纳更高科技的违法手法,广东省首例隐秘改装POS机盗取银行卡信息案出现!本年4月,茂名信宜警方在侦破一起信誉卡欺诈案的时分发现,在茂名的一家美食城内,用来刷卡花费的POS机竟被嫌疑人员隐秘进行了改装。来店内花费的60多名顾客刷卡买卖成功后,银行卡信息及密码即时被转移到违法嫌疑人手中,终究有6名顾客银行卡被克隆,遭受盗刷18万多元。
上一年10月以来,信宜市多名群众发现其持有的信誉卡被他人在异地盗刷,专案组成功收网后发现,原始银行卡信息均是由在茂名某美食城负责开车收购的吴某湘(男,35岁,电白县人)走漏出来的。4月14日,专案组安排人员到该美食城进行搜查,并对涉案的POS机进行扣押。
经警方查询,违法嫌疑人杨某找到在茂名某美食城负责开车收购的吴某湘邀其帮忙搜集银行卡信息。所以,吴某湘在深夜时分,潜入美食城将用于顾客刷卡花费的POS机偷出,交给杨某,杨某找来“师傅”隐秘改装POS机后,吴某湘在美食城开店之前将POS机放回原位。
“被隐秘改装的POS机前前后后用了一个月。”办案民警介绍。
电信欺诈个案
省公安厅昨天通报,近期电信欺诈事例出现了新的特色,以往对于普通群众的欺诈开端转向了公务员。涉案价值动辄上万,比以往电信欺诈的数额大。这些案子中,嫌疑人不计其数地批量在网上收购有关信息,通常是一毛到五毛钱一条,有些信息具体到名字、电话、单位、职务、上下级联系等。
“领导”一个电话轻松套走5万元
“小刘,你明日早上10点钟来我单位一下。”本年5月,惠州市公务员雷某接到生疏的手机电话称是自个的领导。接到电话后,雷某有些踌躇地当心问询是哪位领导,不想,对方口气十分强硬,“没听出来啊!我都亲身给你打电话,你还不知道是谁啊!前次找我帮你就事的。”雷某听后好像有点茅塞顿开,对方见雷某“开窍了”,便称“这是我私人号码,你明日到楼下给我打这个电话。”
第二天早上,雷某正准备到领导单位时,接到了“领导”的第二个电话,称单位来了另两位“领导”,要他稍等5分钟。在雷某等候的过程中,电话再度响起,称“两位领导是我请过来办点事的,正本约好下午过来的,但他们早上突然过来了,我啥也没准备好,你如今身上有现金吗?带了多少,卡上还有多少?你如今赶忙找两个信封装好,然后给我打电话”。
雷某听后深信不疑,正准备取现时,“领导”又来电了,称单位人太杂欠好收现金,让雷某如今到银行把钱打到卡上,“领导”一会把账号发过去。一起,“领导”还着重汇完款后拿上小票,下午到单位会还钱给他。就这样,雷某汇出了5万块钱,但汇完钱后,“领导”的手机就关机了。(修改 张颖)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