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墙体广告 7月24日,全市生态文化暨江淮生态大走廊建立大会召开,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生态文化建立停止总结推进,对参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立停止发动部署。江淮生态大走廊是我国东部地域重要的生态平安屏障,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最重要的水源地和清水走廊,我市在全省生态建立战略规划中,居于重要区位,也肩负着打造江淮生态大走廊建立先行示范区的严重任务。本报从即日起,就我市如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立江淮生态大走廊的严重决策部署,推进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基本性好转等方面停止连续解读。
◎本报全媒体记者 邬政
盘绕加快展开参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立工作规划,市委、市政府明白提出构建“两轴、两湖、多片区、多点”组成的“2+2+10+20”生态空间构造形态,即以京杭运河、黄河故道为“两轴”,微山湖、骆马湖为“两湖”,10个生态特征片区每个不少于10平方公里,20个生态敏感点横贯东西、有机衔接,着力打造青山绿水生态走廊、便利高效综合交通走廊、绿色低碳产业走廊、幸福宜居新型城镇走廊、近悦远来文化旅游走廊“五个走廊”,努力探究出一条有徐州特征的生态经济绿色开展之路。
三大提升
引领生态经济开展
江淮生态大走廊徐州段有着独具优势的天文区位,能够构成聚合度更高的生态经济开展单元。经过全力推进经济转型晋级,加快集聚高端资源要素和“高精尖缺”人才,能够完成向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高端攀升,构成高端开展的生态经济板块,有效支撑全市、带动周边开展。
中心一:创新开展程度
突出生态经济试点示范;积极打造生态经济创新载体;鼎力开展生态经济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形式,引导生态经济范畴研发成果在徐落地转化。
中心二:产业范围质态
激起生态走廊环境友好开展内生动力,推进传统开展形式向绿色开展形式转变;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步伐,转变农业开展方式,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耗费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体系。
中心三:双向开放能级
依托生态经济廊道,施行开放型经济倍增方案,树立范围化外向型消费基地;发挥国度级开发区和高新区开放引领作用,加强开放开展的承载力、吸收力和竞争力;加快建立对外开放、资金融通、产业集聚、科技创新、公共效劳等标志性平台,构筑集聚高端资源要素的“强磁场”。
三大提速
推进根底功用建立
我市参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立,将依照项目化、工程化请求,梳理五大廊道建立重点工程,制定年度项目方案,锲而不舍加以推进。
中心一:根底设备互联互通
盘绕构建以徐州为中心的“1小时通勤圈”,统筹水路、公路、铁路、民航开展,促进与周边城市根底设备的互联互通,重点施行城际铁路、城市轨道、国际空港、快速路网等项目,鼎力开展多式联运,构建区域综合交通系统。
中心二:生态系统同域同构
有重点施行沿河、沿湖、沿路生态绿廊和环城林带建立工程,创立一批森林城市、森林小镇、森林村庄,构建森林绿地体系。增强河流湖泊生态修复与维护,施行输水扩展配套工程、饮用水源地平安工程和尾水导流提升工程。
中心三:公共效劳共建共享
加快构建社会建立“十二大致系”,制定契合区域实践的根本公共效劳清单和规范体系,以规范化推进公共效劳均等化。加快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项目规划施行,为生态功用区社会建立提供榜样。
三大突出
彰显生态特征质量
绿色生态是江淮生态大走廊共同的底色,但沿线各地根底与条件的不同,决议了各自应有不一样的精彩。我市将立足本身实践,做好“生态+特征质量”文章,让城乡统筹开展、百姓幸福宜居成为我市参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立的鲜明特征。
中心一:城乡开展内涵
应用城市河湖水系,强化与城市外围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要素的衔接,加快建立沿河滨湖城市新组团。支持中等城市、小城市、特征小镇完成山水、田园、社区共生共荣。强化镇容镇貌整治管理,深化美丽宜居乡村建立,打造留得住乡愁的生态魅力镇村。
中心二:富民惠民实效
鼎力开展乡村旅游、生态产业、传统手工、特征农业等植根于民间的富民产业,积极推行“生态+”“旅游+”“文化+”“养老+”等新形式。探究湿地、滞洪区、采煤塌陷区等易地搬迁脱贫试点,让百姓在生态建立中享用到实真实在的成果。
中心三:文化旅游魅力
深度发掘地域特征文化,不时进步文化旅游效劳供应才能和产品质量。联动施行“生态旅游+”和“特征文化+”行动方案,培育构成更多的生态旅游基地、人文特征旅游基地和特征精品旅游线路。
三大打破
加强协同开展生机
江淮生态大走廊建立是一个有机整体,我市将坚持统筹统筹、强化系统思想,树立一体化理念,加强一盘棋认识,统筹好河湖、上下游以及干主流关系,实在加强建立推进的协同效应。
中心一:健全机制
强化内外协作,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和壁垒,完善跨区域污染联防联控谐和机制、工程项目协作推进机制。优化生态补偿资金运用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淡化GDP指标,强化产业开展质量、生态管理效果等指标考核,树立鲜明的绿色开展导向。
中心二:集成政策
强化财政扶持,开展绿色信贷,加大对大走廊建立工程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开展生态经济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鼓舞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管理修复,支持重点区域展开水环境管理、资源循环应用、土壤污染综合管理试点示范。
中心三:统筹谐和
全面统筹大走廊建立各项任务和工作,“急不得,更慢不得”,看准了的就大干快干,不能在谋划与张望中等部署、等政策,对曾经肯定的项目,确保尽快落地奏效。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