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墙体广告 一幢幢新修缮的村居参差有致,一条条整洁的水泥路通村到户,一排排葱郁的果树冉冉飘香……地处江苏省西北部的徐州市铜山区,近年来依托经济优势,瞄准乡村公共设备短板,在道路、饮水、医疗等民生项目上加大投入,经过一系列的举措改善村容村貌,打通惠民便民的“最后100米”,把政绩严严实实地树立在大众的取得感上。
一条路通到家门口
三伏天气,走进郑集镇石楼村,村组间一条条水泥路让人感到格外清新。“以前,村里只要一条主干道是水泥路,组与组、户与户之间的路都是坑坑洼洼的,我老伴的两条腿就是在家门口跌骨折的。”66岁的村民高荣华正推着轮椅上的老伴到村口老槐树下乘凉。他通知记者,如今政府为老百姓在家门口修了水泥路,串门都便当了。
石楼村位于铜山北部,位置偏僻,开展相对迟缓,公共设备落后。“改动先从道路开端。”石楼村党支部书记张辉说,在区政府的支持下,全村自2013年开端停止道路改造。随着水泥路一点点铺开,村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为难场面逐步改善。往常,石楼村辖区内的13个自然村中,家家户户的门口都通了水泥路。
“以前,区财政投资主要用于村级以上主干道建立,村组间、户户间的小路则是属地担任,很多贫穷村想修小路却没钱。”铜山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延安引见,近年来,铜山区把乡村道路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大事要事来抓,共建乡间小路214条,总长超越240公里,真正完成了乡村水泥道路由“村村通”到“户户通”。
一碗水喝出平安感
“山沟沟泉水一点点流,提壶挑水心里忧愁,十里路上吃水贵如油……”一曲民谣唱出了铜山区西北片农民饮水难的辛酸。
在铜山高集村、沙楼村等偏僻地域,很多农民祖祖辈辈饮水艰难,以至喝着高氟水、苦咸水。“以前咱这里的水啊,吃了肚子疼,村里人都到几里外的中央担深井水。”提起饮水问题,房村镇尚王村67岁的村民宋孝柱回想说。“自从通了自来水,我家先后装上了净水器、太阳能,不只平安,而且便当。”
“安康平安的饮用水是改善村民生死水平、进步幸福感的关键。”铜山区水利局副局长赵荣良引见,近年来,为处理乡村地域饮水平安问题,铜山先后投入4.5亿元,在16个镇、200多个村施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目前,全区已有乡村水库160座,水源井318眼,完成铺设供水管网9813公里,乡村地域根本完成自来水全掩盖。”
目前,铜山区97.64万乡村百姓都用上了与城里“同源同质”的自来水,彻底辞别了挑井水的历史。
一间房保证安康权
在房村镇尚王村新建的规范化卫生室里,200平方米的诊室敞亮干净,治疗室、察看室、药房三室别离,无菌柜、呼吸机、血糖仪等设备一应俱全。“以前看病要去5公里外的镇上,一来一回就是大半天,如今不出100米就能看病拿药,便当多了,安康也有了保证。”刚做完身体检查的村民杨桂兰深有感触。
在铜山,像这样的规范化村卫生室还有50个。村医孟长青通知记者,原先的卫生室多建于20世纪90年代,设备粗陋,除了听诊器和血压计以外,再没有任何仪器设备,常用药也不齐全,村民们宁愿“小病到镇里,大病到市里”。
为了缓解这一为难,从理想层面破解广阔乡村大众就近“看病难”的问题,自2015年起,铜山区先后投资3000万元用于村级卫生室建立,对基层医疗卫活力构根底设备停止提档晋级。据悉,该区已建成规范化村卫生室50个,2017年将方案完成100个,镇村卫活力构一体化管理率达90%以上。往常,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用较好的医疗效劳。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铜山区委书记王维峰说,在高程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铜山要在民生上持续发力,从小切口效劳大民生,让全区90多万乡村百姓生活得愈加幸福、更有威严、更有取得感。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