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乡村墙体广告 “我写话剧不是为了其他,就是由于好玩儿。”易中天非常坦白地对把他团团围住的记者说,“我不靠这个挣钱,所以如果这个东西欠好玩儿,我犯不着做。”
易中天的诙谐是出了名的,至今,许多观众依然清楚地记住十年前他在《百家讲坛》上品读三国时尖锐诙谐的言语。现在,1947年出世的易中天已到古稀之年,但他孩子般爱玩儿的劲头却有增无减。9月8日至24日,易中天初次担纲编剧的话剧著作《榜样监狱》将在北京海淀剧院上演——听到这样的音讯,蜂拥而至的媒体最关怀的问题莫过于这是否是易中天即将“戗行”当编剧的信号。对此,易中天再三表明:“我就是玩儿票,是个业余票友,玩儿一把。我是从火车上的播送里听到了一条虚伪慈悲捐款的新闻,冒出了这么一个想法,就写了这部戏。”但他一起也确保,“《榜样监狱》是一个非常好玩儿的戏,我能够负责任地告诉所有人。”
方言是这部戏最大笑点
虽说是头一回正式创造话剧剧本,但这并非易中天榜首次触摸编剧。在他的形象中,十岁时,自己就现已当上编剧了。“1957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儿,苏联发射了榜首颗人造卫星。我拉来别的一个同学,两个人演了一出活报剧。我演美国人,他演英国人,台词非常简略,就三句。榜首句是英国人陈述音讯:‘苏联发射人造卫星啦。’ 美国人听到后,说:‘这有什么了不得的,我们也能发射。’英国人就问:‘你的人造卫星在哪儿呢?’好了三句够了,没有台词了。”易中天一句一句地数着说,“这时分美国人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乒乓球,往天上一扔,由于乒乓球很像人造卫星嘛。我们看过哈哈一笑,这戏就演完了。”
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易中天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宣扬队里担任编剧。虽然没写过什么大的东西,但对口词、三句半、山东快书、天津快板这样的小著作还是信手拈来的。也正是得益于这段在兵团“大熔炉”的阅历,说方言对易中天而言几乎就是小菜一碟。河南话、成都话、陕西话乃至西北风味儿的普通话,他都能说得活灵活现。“成都话要发嗲,要那种‘耙耳朵’的感觉,维族员说话的时分老是要带着一个很长的‘哎——’”,易中天轻而易举就能捉住各种方言的特点,“我还给剧里的陕西人写了首诗:喜鹊鹊,叫喳喳;袁大头,白花花;新生活,齐刷刷。”
不只说得溜,易中天还把大量幽默的方言融入到了剧本的创造傍边,但这一次,这个汇集了天涯海角各种方言的当地,不再是易中天生活过的大义凛然的兵团,而是转向了另一个极点,即1936年良莠淆杂的民国监狱。“我们选艺人,根本上他们的老家和要演的人物是一样的,但有一点比较苦恼的是,他们有的人不会说家乡话,所以我们还在不断地调整。方言是这部戏最大的笑点,我跟导演说了,要说方言就要说地道的,要不就别说,说那种夹生半吊子的很难受,所以最终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样的,我现在还不敢彻底确保。”
纯属虚构但绝非戏说
《榜样监狱》的故事发生在1936年一所监狱的接待室中。其时政府为展示“新生活运动”的效果,特意邀请“友邦记者团”到“榜样监狱”参观调查。为争取到“榜样监狱”称谓,典狱长、看守长、三名真假莫辨的特派员相互角力,不同原籍的监犯也互相明争暗斗。在易中天看来,身处这样一种最极点的社会环境,所有人唯一的意图只剩下了生存,由此也更容易暴露出人性深层中一些最黑暗的东西。
“故事、地址、人物纯属虚构,没有任何的原型。”但虽然如此,易中天在写剧本的时分依然展现出了学者特有的较真儿和谨慎——自己把关还不行,他又请来了通晓法学和民国史的专家做考证。这一请,还真给挑出了毛病。“两位参谋非常了解那个时期的一些典章制度。”易中天说,“我之前在一句台词里写了国民政府要‘戡乱’,但他们提示我,1936年还没有‘戡乱’这个词。总归,能不错的当地我们就必定不要错。”
《榜样监狱》无疑是一部要求极高的著作,剧本靠谱,扮演更要跟得上。这部戏由人艺的两位青年艺术家韩清和杨喜报担任导演,杨喜报还将一起扮演剧中的特派员甲,其他主演如张瀚生、何靖、罗熙等,也根本都来自人艺。“易教师这部戏对我们的应战很大,由于它彻底是依照古典的‘三一律’写的,现在这样的戏现已非常少了。”韩清感慨道。对自己这部“彻底按话剧思路”写就的著作,易中天肯定地答复“不会把它改成电影”。“不改,改不了,只能做话剧。设定的就是两个小时,所有的故事一环扣一环,没有中场歇息,趁热打铁。”
为孩子们写《中华经典故事》
俗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这个年龄段的人辛苦了大半辈子,好像早就该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分,但易中天的精气神儿却一点点不减,举手投足还带着当年在讲坛上叱咤风云的范儿。在《榜样监狱》的排练现场,他声情并茂地给艺人们说戏,情绪到了,就自己下场来上一段。
在前不久的一次媒体见面会上,易中天就和杨喜报演过一场对手戏。易中天演典狱长,杨喜报演特派员,二人你一言我一语,易中天的体现一点点不落下风,把一个在长官面前畏畏缩缩的典狱长刻画得酣畅淋漓。据主创人员介绍,写完剧本的初稿后,易中天还给他们演过一次独角戏,一个人串起所有人物,从北到南、七八种方言横跨了大半个我国,他都说得非常地道,在场的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虽然演技出色,易中天自己却并没有什么想要登台的想法。“人家艺人都是专业的,扮演交给他们我是很定心的。剧本写完了就和我没有什么联系了。”对此,易中天很认同钱钟书给出的“鸡蛋与母鸡”的比喻,他谦善地恶作剧说,“或许我们看到下蛋的母鸡是会绝望的。”
归根到底,话剧对易中天来说仅仅空闲之余的一次测验,他的“主业”仍是雷打不动的写作。虽然在2015年揭露宣告现已退休,易中天却一直笔耕不辍。现在,居住在江南小镇的他正在写《易中天中华史》系列的第十九卷《风流南宋》。据工作人员介绍,高峰时期,易中天曾经创下过一年写五卷的记载。
“本年不行了,由于我一起还在写别的一个系列《中华经典故事》。”《中华经典故事》共六本,带领孩子们读了《论语》《孟子》《庄子》《周易》《禅宗》五部国学经典,估计将在十月份面世。“我写这套书彻底是依照互联网思想,也是很好玩儿的,就像写大众号一样。”易中天说,“比方《论语》我分了上下两本,上册就叫‘同学们好’,写孔子的学生,下册叫‘教师好’,写《论语》中的孔子。”而在形容孔门弟子的性情时,易中天又写起了老顽童般的打油诗:子路是“雄赳赳,雄赳赳,背起书包上学堂。教师教我恭俭让,我跟教师死抬杠”;子供则是“黄金觉,白玉带,孔门有个高富帅。点子多,脑子快,有车有房有WIFI”。
一直保有一颗童心的易中天身边总是围着一群比他小四五十岁的朋友,其间许多都是二十出面的90后,他们的年青与朝气深深地感染着易中天。“没大没小。”易中天玩笑道,“我和韩寒的联系也很好,但他现已‘老’了。” 《中华经典故事》的修改团队根本都是90后,他们傍边的一位美术设计师给易中天留下了很深的形象。“其时要选封面,许多设计师,我一眼就看中了他的著作。我问他,能不能赶快弄出计划来?他说,不能。我立刻决议,就是他了。他要是马上说能,我可能就不选他了。90后的孩子真的非常有特性。”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