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18日下午,马鞍山市财政局在“喜迎党的十九大成功召开”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五年来,我市深化施行民生工程,以实干喜迎十九大,获得的显著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盘绕“五有”(即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三农”等重要方面,滚动施行民生工程56项,累计投入资金201.76亿元,惠及全市230万城乡居民,人均受益近9000元,不时加强人民大众的取得感。
盘绕“学有所教”方面,累计投入资金11.19亿元,改善乡村根底教育条件,促进教育公平。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完成了免学费、免教科书费、免作业本费及补助贫穷生寄宿生生活费,家庭经济艰难学生赞助促使13.5万人次学生完成从义务教育到高中(中职)、高等教育学业,建成乡镇公办幼儿园14个,维修正造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面积25.55万平方米。
盘绕“劳有所得”方面,累计投入资金2.35亿元,对农民、进城务工人员、未就业毕业生、企业新录用人员等停止培训,进步了就业才能和就业层次。开发公益性岗位1.14万个,组织3639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提供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位790个,就业技艺培训6.3万人,企业新录用人员培训2.7万人,新型农民培训1.45万人。
盘绕“病有所医”方面,累计投入资金54.75亿元,逐渐构筑根本医疗效劳制度体系,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新农合住院实践补偿比进步到69%以上,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70%以上,施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市一切县级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城乡医疗救助达12万多人次,不时提升根本公共卫生效劳程度,城乡居民安康档案、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Ⅱ型糖尿病患者标准管理率分别达84.11%、50.64%、79.48%、72.79%;努力进步妇女儿童安康程度,累计免费婚检17.5万人,补助乡村住院分娩孕产妇5.6万人,补助扩展国度免疫规划接种188万剂次,建立7所妇幼保健机构;“351”医疗兜底保证505人次,“180”工程累计补偿2661人次;展开贫穷残疾人生活救助和康复,每年救助贫穷残疾人2万余人,白内障复明手术完成1355例,贫穷肉体残疾人药费补助1.56万例,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完成1976例,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324万元。
盘绕“老有所养”方面,累计投入资金31.49亿元,展开居民养老保险,增强城乡养老效劳体系建立,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新建社区办养老机构,保证老年人安享暮年。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掩盖,保证人数95.41万人;乡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规范分别到达702元/月628.5元/月,城市社区助老效劳站全部树立,乡村社区养老效劳站全部联网,新增养老床位数6600张;累计保证方案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1.1万余人。
盘绕“住有所居”方面,累计投入资金46.67亿元,加快保证性住房建立步伐,经过租赁补贴、实物配租和货币化安顿等方式,改善艰难群体住房条件。新增公共租赁住房0.88万套,完成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6.88万套、完成2.2万户乡村危房改造,整治改造城市老旧小区47个。
盘绕“三农”及其他方面,累计投入资金55.31亿元,从交通、水利、环保、供水、农产品食品平安、农业保险、文化、基层党建、济困、村级公益事业、美丽乡村建立等十一个方面改善乡村消费生活环境。完成乡村道路畅通工程1374公里,乡村危桥改造90座;投入小型农田水利设备改造提升和水利单薄环节三年管理行动项目资金22.39亿元,展开水阳江、裕溪河等2条主要主流管理,除险加固水库57座,完成小泵站5.67万千瓦,小水闸230座,中小灌区26.7万亩,塘坝2.29万口,河沟1884条,末级渠系59.39万亩,中小河流管理5条;在一切乡镇施行清洁工程,处理了77.54万名乡村居民饮水平安问题;秸秆综合应用提升工程完成油菜、小麦秸秆还田面积达103万亩;农产品食品平安工程完成59家农产质量量平安认证,88家农产质量量平安检测体系建立,32个食品药品监管所和44个集贸市场快检室建立,累计展开各类抽检12.5万余批次;政策性农业保险累计承保农作物1261万亩,承保家畜10万余头;完成472个农家书屋和35个乡镇文化站建立任务,播送电视“村村通”完成全掩盖,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60个,对乡村展开各类文化活动给予专项补助,65个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投入乡村基层党建与效劳经费保证资金1亿元,用于村级组织运转、发放村干部报酬及办理养老保险、新型乡村协作医疗、人身不测伤害保险;完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289个,各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6.4亿元支持美丽乡村建立;保证乡村低保对象4.3万人,逐年提升保证程度;对6400余名城乡艰难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完善和稳固漂泊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体系和孤儿根本生活保证制度,完成应救尽救。
二、特征亮点
十八大以来,经过民生工程的带动,我市社会事业开展获得长足进步,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艰难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大众称心度逐年进步。
一是惠及广阔大众,老百姓得到真正的政策实惠。民生工程从最初的政策设想走到寻常百姓身边,给全市人民带来最直接、最理想的实惠,全市230万大众,人均受益近9000元。民生工程资金投入中,直接发放或补助到人的资金达101.64亿元,占资金总额50.4%,大众得到了实真实在的政策实惠。
二是推进共建共享,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开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证体系,乡村低保、五保供养逐年进步规范,为艰难大众、弱势群体构建了平安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市区每人每月养老金发放规范达135元,位居全省第一。推进卫生计生效劳均等化,施行12大类46项国度根本公共卫生效劳,新增4项市级根本公共卫生效劳,成为全国首批、全省独一的“安康城市试点市”。全市工程类民生工程累计投入100.12亿元,扎实推进美丽乡村、保证房、乡村道路、小型水利工程等项目建立,为全市人民如期共同迈入更高程度小康社会奠定坚实根底。
三是提升公共效劳,彰显公共财政的民生理念。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全力保证民生,加大财政对公共效劳范畴的投入,曾经成为各级政府的为政之要。我市民生工程着力在减少城乡差距上下功夫,努力补齐民生开展短板,积极向“三农”倾斜,涉农项目逐年增加到29项(其中扶贫类10项),推进了农业消费开展,改善了乡村根底设备,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力地推进了根本公共效劳均等化。
四是践行大众道路,进一步亲密党群干群关系。民生工程顺民意、合民意,契合中央及省肉体,契合我市实践。近年来,省社情民意调查结果显现,民生工程知晓度明显提升,称心度呈逐年上升趋向,连续到达85%以上,深得人民大众的欢送。广阔干部深化展开党的大众道路教育理论活动,将“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请求融入民生工作之中,走基层、访农户,一心一意为大众办好事、办实事,兑现了承诺,提升了效能,稳固了党的执政根底。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