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墙体广告 波光粼粼的旺龙湖,游客泛舟湖面;瓜果飘香的麒麟山庄,游客采摘正忙;山高水清的赣江源景区,热情四射的赣江源漂流让游客拍案叫绝……近来,记者在石城县采访时看到,一幅幅生态美景,让来自各地的游客恋恋不舍。
从前悠远偏僻的石城县,是如安在短短3年内,将“养在深闺”的绝美风光变成“钱”景?让破旧杂乱的村庄成为远客心中挂念的乡愁?让廉价滞销的土特产成为供不应求的国货出口海外?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深化造访石城县城乡,探寻其间奥妙。
风光怎么变“钱”景?
石城县集中精力探究和调查旅行资源,县政协还专门安排调查队,对全县旅行资源进行调查探究,发现的八卦脑、上温寮温泉、龙潭等绝美的自然风光不乏其人。怎么将这些丰厚的旅行生态资源变成贫困户增收致富的“钱”景呢?
“我们巧借旅行项目的开发利用,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石城县旅发委党委书记陈莉芳告诉记者,近年来,石城县整合全县旅行资源,引入浙江麟德、北京巅峰置业等闻名公司编制规划,引入中国文明集团、杭州赛石、广州潮流等大型企业建造景区,与江西杰安德等企业合办旅行文明节、新景区敞开等大型活动,全力打造特征景区,擦亮旅行品牌。本年1至7月,该县招待游客239.8万人次,旅行综合收入10.8亿元,同比别离增长41.2%和58%。
山村怎么留远客?
近来,记者在琴江镇大畲村造访时看到,房前连片水塘荷叶郁葱,屋后通天石笋气势恢宏,外来游客接二连三。乡民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开起了农家乐饭馆、客栈、土特产售卖店等,捧上了“旅行饭碗”。
“人口仅256户的大畲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05户、329人。现在建档立卡贫困户只剩44户、162人。”县委办干部、大畲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邓过房向记者介绍,近年来,石城依照“一乡一景、一村一品”思路,把俊美村庄当作最基础的风光来描绘,量体裁衣推动特征小镇建造,打造出一批特征生态村、特征文明村、特征工业村,以及多个村庄旅行点,深受省内外游客喜爱。
记者在风光如画的琴江镇长乐村看到,大数据农旅一体化扶贫工业园内,5万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建造基本竣工,村干部介绍,该项目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出产安排形式,带动周边150户贫困户通过“三金形式”(即土地租金、分红股金、务工佣金)完成增收,户均年增收万元以上。
瓶颈怎么求打破?
“为破解旅行工业发展中项目单一的难题,石城以提高游客的参加度为打破口。”据石城县旅行局工作人员张丽玲介绍,石城县将文明、美食、风光很好地交融,在村庄旅行点建立打肉丸、包饺子、采摘蔬菜莲子、舞石城灯彩等体会活动,让旅行项目丰厚多样。
贫困户的农副产品仅在景区和商铺出售,销量是有限的,怎么破解出售窘境?“现在,我们与阿里巴巴、京东等一线品牌电商企业协作,建成物流集散中心、O2O线上线下体会馆、3个运营中心及54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其间29个贫困村电商服务站已顺畅投入运营,帮带500余贫困家庭通过电商渠道出售白莲、土鸡蛋、花生等农特产品增收。”张丽玲快乐地说。
有了互联网的火上加油,石城县农副产品销量和价格一路飙升,稻花鲤鱼干从三年前的每公斤25元涨到现在每公斤90元,红菇从每公斤150元飙升到每公斤900元,土鸡、土鸭从曩昔的每公斤10元涨到现在的每公斤30元……上万名外出务工的乡民纷纷返乡创业,同享全域旅行的“盈利”。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