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墙体广告 新疆日报讯(伊犁记者站 李建苹)11月23日,农闲下来的关新梅先到新华书店买了一些关于种植技术的书,之后来到邻居吾买尔提江·买买提家,和他商量来年两家集中连片种植的事。去年,关新梅家人均收入达7200元,这是她种田30多年收入最高的一年。“我高中毕业后当了农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关新梅说。
关新梅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米粮泉乡阿顿巴村村民。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直县市中首个摘掉“贫困帽子”的县,2014年—2016年共投入扶贫资金13.6亿元,实现29个贫困村退出,累计脱贫2943户10548人。今年,该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预计将超过5000元。
思路“亮”
“脱贫工作既不完全是政府的事,也不完全是贫困户的事,是全社会的事;既不能只抓个体脱贫,也不能偏颇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只管经济富足,更不能隔空喊话。”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扶贫(移民)局负责人周元利说。
察布查尔从职能部门绩效抓起,按照“地州统揽、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责任要求,完善县四套班子、县直部门、乡村党组织、“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社会力量、农村党员“6+X”工作格局,县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落实“五个一”包联机制,即每个贫困村有县级领导、上级单位、援疆市县、第一书记、“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包联。各单位干部职工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定期走访,制定脱贫和巩固提升的帮扶措施。乡镇对各单位结对帮扶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县扶贫(移民)局依据乡镇考核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
在脱贫攻坚实施中,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立足“看高”“看远”,“不做扶贫‘漫灌’,也不做有头无尾的事。”周元利说,察布查尔通过思想引导、政策扶贫、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引导贫困户用双手创造财富;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牧区面貌,使贫困户有更好的生活和就业环境,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行动“亮”
过去的30多年,关新梅守着20多亩地,别人种什么,她种什么,遇到收成不好,她还是会心安理得地守着穷日子过下去。“富了,才知道钱袋鼓鼓的日子是多么惬意。国家这么帮我,我一定要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关新梅说。
去年,关新梅养了两头牛,政府给了她1000元的以奖代补资金;她将庭院利用起来,种了蔬菜,得到了500元的奖励;在政府推广特色种植中,她享受政府无息贷款种了红花;她的丈夫有了工作,每个月有2000元的收入。“县里所有贫困户都得到了政府的帮助。”关新梅很有把握地说。
既要顾眼前,也要管长远。察布查尔推行“庭院不闲置”“户中不闲人”“庄稼不低产”“孩子不辍学”等“五不”奖补政策。“仅2016年,兑现奖补资金684万元,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200元。扭转了以往许多贫困户‘等靠要’、无所事事的现象。”周元利说。
仅催促贫困户脱贫还不行,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察布查尔推行政银企农模式,建立脱贫攻坚产业扶持担保基金1500万元,专为贫困户贷款提供担保。建立“农村电商+脱贫”模式,电商培训4000多人,建成15个乡级站和42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实施生态扶贫造林工程,规划28万亩生态扶贫造林工程,今年年初完成第一期生态扶贫造林工程1.1万亩,11月中旬5000亩二期生态扶贫工程平整土地工作已完成,已有100户贫困户纳入管护序列。通过扶持服装产业园,在中心村和社区设立“民生坊”“卫星工厂”,发挥农村劳务经纪人、援疆对口扶贫工作等作用为贫困户创造创业就业条件,使不同条件的贫困户都有事干、都有钱挣。
家园“亮”
2016年,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统筹扶贫、安居富民、援疆等项目资金1.3亿元,用于3236户困难群众的安居富民房建设。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补助4.5万元,其他困难户每户补助3.85万元。在建房过程中,察布查尔聘请专门设计师设计出符合山区乡建筑特色的户型图14套,供建房户自主选择。该县在统购建材、监督质量、督促进度等方面降低建房成本、保证房屋质量。
该县还统筹全县项目、资金和各类资源优先向29个贫困村倾斜,加强脱贫政策、措施配套衔接,最大限度发挥各项脱贫措施支撑和政策项目叠加效应,努力构建相对完备、支撑贫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人居环境水平。投资1.69亿元,完成420公里的“户户通”油路工程,惠及58个行政村12万农牧民。把解决农牧区饮水工程“最后一公里”作为一号工程,完成海努克乡、坎乡等贫困乡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2.6万贫困群众饮水安全问题。采取企业代建等形式,投资3865万元,对26个农村饮水工程进行改造和供水到户。启动洪海沟水库建设,逐步解决5万农牧民饮水安全、12.6万亩农田灌溉和防洪问题。实施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提高农村电力保障能力。加大贫困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改厕和村庄绿化美化力度,完成13个贫困村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整治工程。加强贫困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
生活“亮”
早晨睡到自然醒,接下来的大部分时间是到村委会旁边的商店和其他村民侃大山,晚上不是早早睡觉就是和朋友喝酒聊天。
这是坎乡农民阿不都·沙布尔3年前的生活。
今年阿不都种了红花,挣了近3万元。
现在的阿不都早已不习惯睡懒觉了,“到早上8时就醒了”。他也很久没有去村委会旁的商店里侃大山了,开始是没有时间去,现在是不想去,那儿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晚上,阿不都要去上农牧民夜校,开始是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到他家请他,有时还陪着去上课,现在他爱上了农牧民夜校,因为“可以学到种植技术、能知道国家大事和惠民政策、可以和村民说生产的事”。
“我的钱袋鼓了,心里也亮了。有事干很充实,现在有使不完的劲,越干越幸福。”阿不都说。
察布查尔美丽乡村建设正在疾速向前,村里房屋整齐、院落干净,柏油路的巷道横平竖直,文化活动室书籍多、娱乐设施俱全,时不时有村民光顾。加尕斯台乡上加尕斯台村村干部认为,今年村里的变化是一个飞越,但要走的路还有很远,村里的绿化、卫生还要做得更好,干部的服务意识还要更强,村民在精神修养上还要下功夫。
周元利说,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脱贫攻坚走的是一条可持续之路,将来在引导和服务群众更富足的工作中,还将一如既往地创新办法,并用心用情地实践。
法律声明:本站中使用的部分图片、文字、视频、音频、链接等内容转载来源于互联网,目的为传递信息、服务大众,如涉及侵权,请著作权所有人及时告知,网站工作人员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