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下周气候,
西安又将迎来新一轮40度的高温气候,还真不负“新火炉城市”的称谓。关于许多爱玩的朋友,这样的气候恐怕很难再去人多的景点了。好在
西安遍地人文奇迹,想要找出几个小众秘境,那简直再简单不够。就像
西安东边边的这个900多年古建筑,免费开放,却连许多老
西安都不知道。
这处低沉的古建筑,就是——东岳庙。说实话,小渔也是在今年年初,才知道
西安还有一座东岳庙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东岳庙尽管是
陕西榜首批要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是建国之后,这儿成为了“昌仁里小学”小学,直到2005年小学搬家,才重新归属文物部分管理。
重回文物部分之后,东岳庙一直没有对外开放。直到2013年这儿开始全面整修,终于在2018年8月,以“
西安市风俗博物馆”和“
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的身份,正式对外开放了。
也正是由于将近半个世纪的“闭门谢客”,知道东岳庙的人很少。不过,关于人文爱好者而言,这儿是很值得一游的当地。
东岳庙,望文生义是祭祀东岳泰山大帝的庙宇。
西安东岳庙始建于北宋时期(1116年),距今已有900多年前史。其是关中地区东岳大帝的总祠,尽管历经沧桑,但几座大殿保存较无缺,尤其是多姿多彩的岩画,其体量之大、绘制之精美,都是全国少有的。
东岳庙内现在保留着四座大殿,它们按照顺序依次被称为大殿、二殿、三殿和四殿。现在二殿和四殿暂不对外开放,三殿成为一处书画展厅(能够入内参观),大殿则是整个东岳庙内最大的亮点。
先说大殿建筑,大殿是东岳庙现存的最陈旧的建筑,为明末清初之作。按照殿前指示牌的介绍,整个大殿为五大开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四周廊庑相绕,有朱色明柱24根,柱础正面是二龙戏珠浮雕,其它为花卉,刻工精巧。殿前斗拱饰龙首,雕梁画栋,气宇轩昂,至今仍可窥见旧日盛况。
走进大殿的榜首感觉,就是凉气逼人。这大概是老建筑给人的最直观的感触。大殿很大,高粱阔柱,但还来不及看其他的东西,便会被东、北、西三面
墙体之上密密麻麻的岩画所招引!
走进细心一看,即便不明白画儿的人,也能被整个岩画绘声绘色的人物、杂乱繁复的布局所招引。岩画的下面有内容讲解,小渔细心看了之后,知道了整个东岳庙大殿的岩画画的是东岳文化中的各个司职——一共画了54司职,252个人,人物之间有山水、楼阁、花草、树木,讲述了一个个故事,反应了古人对生死以及价值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