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猪粪便发酵处理后用作肥料来施肥,既处理了环保问题,又使农林作物绿色生态。”8月1日,在
宜宾市珙县乌蒙山石漠化区域种养循环
乡村复兴战略演示区的生猪饲养场,有关负责人贺涛介绍,将山上养猪场产生的粪便,经过发酵处理后引入园区浇灌经济作物,既生态环保,又能带动农民增收。
四川宜宾墙体广告
珙县乌蒙山石漠化区域种养循环
乡村复兴战略演示区位于上罗镇东北方向,后营村、七星村和黄腊村触及其间,周围交通便利。演示区于2019年2月发动建造,预计整合循环经济沼液还田、废弃物管理再生能源、桑植秸秆收回使用等涉农项目资金3000万元,建成高标准种养循环演示区。
四川宜宾墙体广告
处理粪便用作施肥,这得益于演示区引入的温氏集团“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技能,场内装备日处理污水300立方的污水处理系统一套,100立方的猪粪发酵罐一套,满负荷每日猪粪产生量约为12吨,污水量为80-150立方。经过处理的饲养排泄物的氨氮、磷、COD含量控制在国家畜禽排放标准以内,猪粪含水量可控制在30%以内,可直接用于蔬菜、经济果木、林业栽培运用。
在演示区务工的村民石正阳慨叹:“用沼液施肥非常方便,并且基本能够不施化肥,种出来的茶叶质量好,卖得起价钱。”
四川宜宾墙体广告
经过种养循环开展,演示区在畜禽饲养粪污使用上找到了一条绿色开展的好路子,不只处理了粪便污染问题,还促进了农业绿色开展,带动农民增收。
四川宜宾墙体广告
据了解:后营村发动18户
大众,集资43万元,建立“德行”专合社,经过土地租赁和入股相结合的方式流转栽种茶叶土地1100余亩,栽种蚕桑土地2200余亩。截至目前,已连片栽种黄金茶1100余亩,栽种蚕桑1218亩,收益243万元。演示区的茶、桑、果工业共带动
大众2488人,其间贫困户187人,每年处理农民就近务工200余人次,人均务工年收入5000元以上,切实带动了农民增收。
该演示区基础设施完善,演示区内的水、电、天然气、网络等基础设施全部
联通到村到社,演示区所触及的10余公里公路的路基、毛路现已完成,为全面、拓展、硬化施工做好准备,为演示区的全面打造提供了硬性条件保障。
四川宜宾墙体广告
对于演示区未来的开展,贺涛信心满满,“下一步咱们将从废弃物管理再生能源、桑植秸秆收回使用等方面打破,抓好演示区规划、做强绿色工业、做好农产品品牌、抓好农旅交融开展等方面落实,以种养循环、建造绿色农业为主,走好绿色开展路途。”
四川宜宾墙体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