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骗亲人不算骗?男子一人分饰三角骗小姨子70万

骗亲人不算骗?男子一人分饰三角骗小姨子70万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9年09月03日 02:09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重庆黔江墙体广告

  渝北辖区居民李女士(化姓)报警称被自己姐夫张某欺诈了70多万元。接警后,渝北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联合新牌坊派出所立即展开侦查作业,经分析案情,研究其资金流、信息流等,清晰张某确系施行欺诈行为。7月23日,渝北民警赴湖北某市将张某抓获归案。 经调查发现,张某,自大学本科毕业后一向在找作业,之前去一家科技公司面试并未通过。为保护面子,满足虚荣心,张某对家人说自己在公司上任了,随后逐步打造自己本事通天的形象。事实上,张某一向无业,为维系与形象匹配的日子,张某利用李女士对其信赖度较高的状况,编造谎话声称自己是当地某科技公司重庆公司总经理,并以与多位领导熟络为由,对其施行欺诈。 欺诈“五部曲” 欺诈第一波:2017年,张某称其公司重庆有福利房,自己有名额能为受害人李女士购买,2019年交房,但房产证只能写张某名字,随后再过户,李女士轻信上圈套16万元。 欺诈第二波:2018年,张某注册微信号“甄总”,称“甄总”为公司老板娘,在重庆也有楼盘,可为李女士贱价购买,骗取李女士6万元,随后又以有福利车可贱价购买为由,骗取李女士2万元。 欺诈第三波:2018年下半年,张某称“甄总”可以替受害人李女士安排作业为由,骗取李女士2万余元。 欺诈第四波:2018年下半年,张某谎称自己调到某纪检部门上班,发现李女士现在公司正被调查,要罚款135万,靠张某找联络打点只需求几万,最多十几万。与此同时,张某注册微信号“责任”,假充领导证实该工作,李女士心想花少钱为公司解决大问题,说不准公司会感激她让她升职加薪,李女士于是同意转账。期间,张某称自己不方便出面,李女士先后转账50万余元给微信名为“责任”的所谓领导。而后“责任”又以钱不够,转账太慢等理由增加金额。 欺诈第五波:2018年底至2019年头,张某称因为李女士筹款太慢,办事不利,形成领导对张某的不满,张某为打点与领导的联络,自己银行卡500余万元被冻结,并被关进了某看守所。“甄总”和领导“责任”又均以张某在看守所需求日子费、保证金等为由要求受害人李女士转账,李女士上圈套5万余元。 骗家人不叫“欺诈” 经民警核实,受害人李女士先后上圈套70余万元,除了本身存款外也通过找朋友借钱、网贷等负债。据李女士称,张某是她的亲姐夫,也很会说,她完全信任张某的话,但是渐渐发现张某兑现不了给她的许诺。直到后来,李女士联络张某,张某开端躲她,李女士才认识到自己上圈套了。而李女士姐姐——受害人张某妻子,也一向对张某说辞完全没有怀疑过,一向信任张某说过的任何话,并将挣到的所有钱,哪怕十几块钱都会转给张某。直到张某被抓,妻子才知道这原来是一个谎话,当时其情绪近乎奔溃。被抓前一晚,张某仍在骗妻子。 被抓后,张某仍称“我不认为我是欺诈,我只是针对自己家里人假充了多名领导,我没有骗除了家人以外的其别人”。随后,张某在民警法制教育下逐步认清了自己的欺诈行为,对其通过虚拟买房、买车、替李女士找作业、罚款等为由欺诈李女士,假充领导、虚拟“甄总”“责任”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对自己的行为忏悔,表示将对李女士进行补偿。 目前,案子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渝北警方提示,广阔市民朋友务必要提升本身防备认识,学会鉴别各类信息,不要轻信别人,留意核实状况真伪;同时,提醒广阔群众,骗亲人的钱也叫骗,切莫做法盲坑了自己伤了别人。公安机关正在展开“净网2019”专项举动,希望广阔市民积极参与,一起保护、肃清网络环境。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