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龙岩8月19日讯 据闽西新闻网报道 在长汀县濯田镇左拔村
墙体广告大丰自然村,九十年前有户人家,老汉林常元生了4个儿子,个个生龙活虎。土地革命后,翻了身的林老汉连续将4个儿子送到赤军部队。九十年后,这户人家咋样了?
在大丰自然村祠堂常元公祠里,记者们听着赤军勇士林天巴的继子——退休教师林马树讲述这个悲喜故事。
1929年红四军入闽后,长时间穷困潦倒受尽压迫的濯田人民分到了土地。大丰村
墙体广告林常元一家,从当地大地主手里分到了田耕种,总算能吃饱饭,日子开端好转。林常元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林廷金、林李妹子、林廷焱和林天巴。最小的弟弟林天巴,长得高大威猛,率先于1931年参加了地方赤军。天巴进了赤军校园学习,常常从部队里来信,或许使用省亲时机,教育三个哥哥:跟共产党打天下才有田种,赤军队伍越大,天下越快打下来,打下赤色
墙体广告江山后我们兄弟一同回家种田,土地再也不会被地主抢回去了。动员他们从军捍卫胜利果实。老林身体健朗,十分开明,连续让其他三兄弟都参了军。
老三林廷焱在
江西战争中受伤,回到了家乡。其他三兄弟,林天巴在红三十四师101团,林廷金在102团,林李妹子在100团,在湘江战争中悉数壮烈献身,成了红三十四师闻名的“赤色三兄弟”。
赤军长征后,老林家还剩余9口人。老林夫妻、老大林廷金的妻子和两个儿子、老二林李妹子的
墙体广告妻子和一个儿子、老三林廷焱、老四林天巴的童养媳朱则尔。
林常元、林廷焱父子擦干眼泪,撑起了全家的重担,让这个赤色大家庭重起炉灶、再创光辉。
林廷焱回家后娶妻生子,并协助两个哥哥的孤儿寡母,育婴赤色子孙成长,让他们成家立业。林廷焱最痛惜弟弟林天巴,16岁从军,19岁就献身在战场上,怀着内疚的心思,他要让弟弟有后人继承。林天巴献身时,童养媳朱则尔才18岁,林廷焱担负起了抚养她的责任。1942年,在林廷焱和父亲的安排下,林天巴的童养媳朱则尔招了门亲,同村青年林天养“打合同”来到林家。此后生下了两兄弟,第一个归勇士名下。从此,“赤色三兄弟”都有了子孙传承。
九十年来,“赤色三兄弟”老林家开枝散叶,从当年四兄弟到现在变成了一个100多口人的大
墙体广告家族,连片聚居在大丰村的山坡上,兴旺发达。勇士老二林李妹子的6个孙子,悉数都有作业,移居到长汀城里,日子和和美美。十年前,林氏家族集资在老屋中心建设了一座古色古香的
墙体广告砖木结构小祠堂“常元公祠”,让子孙子孙永久留念思念林常元和“赤色三兄弟”。
林马树告知记者,本年7月底,“赤色三兄弟”的后人都参加了湘江战争闽西勇士子孙寻亲活动,他们带
墙体广告了米酒、公鸡、红烧肉和家乡水,以最盛大的长汀客家风俗,在勇士留念碑前祭拜上香。并取了湘江土和湘江水
墙体广告带回,告知“赤色三兄弟”:爷爷,总算带你们转长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