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龙岩8月16日讯 据闽西新闻网报道 公元2019
墙体广告年岁次己亥仲夏月之良辰,来自
福建省长汀县南山镇,有主祭者勇士子孙谨以花篮之仪致祭于
湖南长沙红三十四师陈树湘师长纪念馆前,跪而文曰:……勇敢赤军,不怕献身,枪林弹雨,冲锋在前;为国捐躯,无上光荣!……8月7日,长汀县南山镇塘背村老汉曹观久,在家里向重走红三十四师长征路主题采风活动采风团记者朗诵了上个月去湘江寻求的勇士祭文。
今年85岁的曹观久是曹绍贤勇士的遗腹子。曹绍贤1932年25岁时参与
墙体广告赤军,长征前夕是红三十四师侦察排长,离别妻子就仓促出发,尔后再无音讯。直到前几年,曹观久才知道父亲献身在湘江战场上。
曹观久在母亲的拉扯大长大成人,尽管只读了高小,由于好学,写得一手好古文。在今年7月底,
龙岩电视台记者邱学军建议安排的70余位闽西赤军将士后人圆梦湘江活动中,特别写了一篇祭文,分别在湘江战争勇士陵园、陈树湘师长墓前、红三十四师勇士墓前进行
墙体广告庄严的祭拜、朗诵。
坐落长汀连城上杭三县交界的塘背村,是1929年11月4日著名的“塘背暴乱”所在地。1930年至1932年,塘背广阔农民就在这缺乏十平方公里的小山村先后与周边国民党武装作战109次,被称为“红皮红心红骨头,石灰都粉不白”,是当之无愧的赤色村庄。大批塘背赤卫队员分批编入赤军序列,参与每次反“围歼”战斗和长征
墙体广告。新中国建立,只要罗洪标少将等少数人幸存,先后参与革命的有481人,230位优秀儿女英勇献身,在册的勇士有130名,如今村里每年农历十月初四都会举办“暴乱节”,缅怀革命勇士。
在塘背村,上个月参与赤军将士后人寻亲活动的,还有曹觉先勇士后人曹发源、罗花孜勇士后
墙体广告人罗才兴等人。
曹发源是赤军勇士曹觉先的孙子。曹觉先勇士当年有六兄弟,三兄弟参与了赤军。其中觉先和弟弟锦先在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徐先在红三军团。在湘江战场,曹觉先碰到了弟弟徐先,并给了他仅有的两块银元。尔后,徐先腿部受伤后回到了家园,而觉先、锦先却失去消息。
曹觉先出生于1896年,从军前已婚,并有一个女儿。徐先回到家园后,按照传统习俗,从
广东抱养了一个男孩名为曹桥生,作为觉先的继子。
今年7月,曹觉先的孙子曹发源第2次前往
广西,在湘江战争勇士纪念碑,看着祖父、祖叔父的姓名,心中涌起无限哀痛和欣喜。
勇士罗花孜孙子罗才兴介绍,他的奶奶和父亲,一生都在寻觅失踪的爷爷。奶奶是罗花孜的童
墙体广告养媳,罗花孜参与长征后,奶奶抱着幼小的父亲躲在隔壁村的娘家,十多年后才敢回到
墙体广告塘背,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才给父亲说爷爷参与赤军的工作。但母子俩寻觅了爷爷几十年,都没有下落。这几年在政府的协助下,才知道罗花孜阵亡在湘江战争中。
罗才兴说,八十多年后终于知道了爷爷的献身地,非常激动。在这次寻亲活动中,他特别带了已故
墙体广告二十多年的父亲的身份证,贴在湘江战争勇士纪念碑爷爷的姓名上,告知爷爷的在天之灵,奶奶、爸爸和家人等了他八十年,爷爷终于可以含笑于天堂了。
曹观久有3个儿子、5个孙子,日子尽管不很殷实,但生活越来越好。念完祭文,他欣喜地说,八十多年前湘江战争中
墙体广告的塘背赤军勇士,终于回到了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