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清:南江县平岗乡桅杆村乡民,2017年脱贫。
以前:住老房子,没有增收工业,靠儿子偶然寄点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不只日子上贫穷,思想上也非常“贫穷”。
四川巴中
墙体广告
现在:何思清“开窍”了,养鸡、养猪、养牛,和老伴将自家几亩地充分利用起来,一年四季都有收成,扶贫项目年末还有分红。
四川巴中
墙体广告
“等钱等物等不来幸福日子,靠天靠人不如靠自己。”这是南江县平岗乡桅杆村贫穷户何思清从脱贫阅历中总结出的“真经”。
四川巴中
墙体广告
本年73岁的何思清与老伴留守家中,两个儿子常年在外务工,2014年他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穷户。那时,何思清住的是老房子,无增收工业,靠儿子偶然寄点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不只日子上贫穷,思想上也非常“贫穷”。桅杆村第一书记周园果介绍,“前几年,何思清思想保守,对村上的项目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都不支撑,以为贫穷户就应该享受方针和帮助,这让村干部和扶贫干部们深感头疼。”
四川巴中
墙体广告
“要解决何思清家的贫穷相貌,首先要改变他的思想认识。”周园果介绍,“在帮扶过程中,咱们不只重视物质上的帮扶,更偏重精神上的扶贫。”
四川巴中
墙体广告
让何思清牵动比较大的是2016年村上举行的一次发动会。工行下派干部、县委副书记娄可伟在会上问,“我们都是身体健康、四肢健全的人,为什么不能靠自己的双手去发明夸姣的日子?”“这一问,把我镇住了。”何思清回想,“真是汗颜得很,那时候我只晓得等靠要,没有意识到脱贫要靠自己尽力。”
四川巴中
墙体广告
何思清逐步“开窍”了,一心扑在脱贫增收上,忙得不亦乐乎。养鸡、养猪、养牛,和老伴将自家几亩地充分利用起来,一年四季都有收成,年末还有余钱。帮扶干部工行南江支行客户经理张翼介绍,何思清家除承受工行帮扶外,还享受了财政全额代缴
医疗保险、危旧房改造项目、“四小”(小种植、小养殖、小经营、小加工)工业扶持等方针,参加工行黄羊工业扶贫项目每年还能取得分红收益,2017年他家顺畅脱贫。
四川巴中
墙体广告
不只如此,何思清还成了村里的热心人。张翼介绍,“村里有零工需要人力时,他总是抢先报名,对村里的开展都很支撑,还发动其他贫穷户自给自足,我们对这一家的改变深感欣喜。”
“本年母牛要产小牛了,下半年,我还要多开展养殖。”尝到日子的甜蜜后,何思清的干劲更足了。
四川巴中
墙体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