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民政局的80后干部马军辉,平日里是个低调认真的人,最近一段渭南
墙体广告时间,他却非常活泼地“撞入”周围人的视野内。
他不仅在微信朋友圈和抖音里“秀”自己,还时不时地络绎在单位的各科室里,甚至在他熟识的其他单位,他也要隔三差五地露个脸。
“小马又来了,我看你都快成了‘卖货郎’了”。9月2日早上,看见马军辉又一次转悠在各科室,单位老李笑着说道。
“哈哈,只需能让
大众增收,当个‘卖货郎’我也乐意。”马军辉一边笑着回应,一边翻开渭南
墙体广告手里的塑料袋,取出一串颗粒丰满的紫葡萄,“你看这两天的葡萄熟得更好,味美地很,我这次带了20多箱,你给家里买些,再帮我推销一下……”说着便摘下一颗,幽默地塞到老李的嘴里。
本来,这段时间的马军辉,是为了富平县齐村镇桥西村的葡萄出售,才变得高调而活泼。
马军辉展现他们的无公害葡萄。
桥西村位于齐村镇政府东2.5公里,全村下辖7个乡民小组,有乡民689户2632人,耕地面积渭南
墙体广告3500余亩。2013年桥西村被认定为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其时人均纯收入只有2800元。脱贫攻坚战中,渭南市民政局已连续包联该村5个年头,桥西村于2016年顺畅脱贫,2018年年末人均纯收入完成6900元。
脱贫攻坚不容易,让
大众不返贫更重要。尽管摘了帽子,但这些年来,协助
大众增收致富的力量却从未中止,马军辉就是民政局派驻桥西村的第三位“第一书记”。2018年11月,第一次以“驻村工作队队长”的身份来到桥西村后,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稳固和展开好前期精准扶贫的好成果,让乡民继续增收致富,过上富裕幸福的日子。
葡萄产业便是需求展开稳固的成果之一。2016年,驻村干部和村两委会班子在多方考察渭南
墙体广告调研的基础上,依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
大众展开沪太8号葡萄产业;2017年,在积极探索
乡村“集体产权变革”过程中,村上流转土地80亩,扩展了葡萄栽种产业,托管贫困户24户20亩;2018年,又安排成立了桥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将葡萄栽培规划扩展到130亩,对葡萄园实行集中办理,完成了统种统销,参股分红,融合展开。
2019年是桥西村葡萄产业园挂果的第一年。因为渭南
墙体广告全程都是无公害式办理,葡萄长势渭南
墙体广告非常好。初夏时节,一串串小葡萄颗粒丰满,晶莹剔透,挂在翠绿的枝叶间,丰收在望,非常喜人。
检查葡萄长势。
没料想,进入七八月份后,美好的憧憬先被干旱摧残,又被连降的几场大雨打碎。第一次栽培葡萄的桥西人,因为缺乏经验,管护上没有跟进,葡萄虽然口味脆嫩甘甜,但在巨细、色泽上与商品果稍有距离,遭到客商的冷遇。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的一次支部会上,马军辉就已经未雨绸缪,和村干部盘算起渭南
墙体广告出售的工作。谁曾想计划赶不上变化,他心急如焚,为此常常夜不能寐。
“颗粒小些没事,色彩差点也没关系,关键是咱的葡萄绿色健康无公害,一定要树立决心,想方设法闯销路。”为了不让乡民和村集体经济受损,他一次次地给村干部们打气加油,自己更是马不停蹄地跑起来。
这些日子,他不仅驾车到富平周边葡萄密集区及
西安等地,多方寻求葡萄客商,还使用渭南
墙体广告互联网优势,在微信朋友圈、抖音里给桥西的葡萄做
广告。
从一个腼腆的机关干部变身成热心无比的“微商”。马军辉的变化,感动和感染了他的“娘家人”。 民政局领导了解情况后,当即举行扶贫推介会,召唤干部职工展开消费扶贫活动,齐村镇党委政府也召唤干部职工走进葡萄园,展开消费扶贫活动。在他的带动下,村干部们也渭南
墙体广告都主动抛弃周末休息,造访县上的大型超市、蔬菜瓜果市场,全身心地投入宣扬、推介和出售葡萄中。
在大家的联合努力下,桥西村的葡萄总算翻开了销路,一张张订单纷至而来。为了下降出售成本,马军辉带领渭南
墙体广告干部和乡民一同采摘、搬运、装箱、装车……头顶酷日,不管劳累,总算把收获的果实换成了真金
白银。目前,售出葡萄2万多斤,经济收入5万多元。
和乡民一同采摘、装车。
眼下,桥西村的葡萄还在连续老练,马军辉仍然高调地活泼在亲朋好友们的视野内,忙碌于葡萄的渭南
墙体广告宣扬和出售。他的妻子开玩笑说:“过去一年发不了几条朋友圈,现在天天发朋友圈,比微商还勤快。”马军辉笑言,只需葡萄一天不卖完,他这个“卖货郎”就一天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