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至7日,由北京大学歌剧研讨院与
深圳大剧院结合制造中国美声?大型交响清唱剧《江姐》在
深圳大剧院盛大演出,为鹏城观众带来振奋人心的“红色经典”。
清唱剧《江姐》
由空政歌舞团1964年创作演出的歌剧《江姐》,取材于共产党员“江竹筠”为反动事业英勇牺牲的真实历史故事。其中歌曲《红梅赞》、《绣红旗》、《春蚕到死丝不时》的红色肉体和艺术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清唱剧《江姐》
大型交响清唱剧《江姐》依据歌剧《江姐》改编,保存了原歌剧的主要唱段,以清唱剧的方式重新构思,将原序幕加七场的戏剧构造改编成了由序曲和四个乐章组成的清唱音乐构造,突出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使音乐层次愈加鲜明,舞台效果具有更强的感染力,让观众深化理解和领会“江姐”的反动肉体。
清唱剧《江姐》
据悉,本次大型交响清唱剧特约请了歌剧《江姐》第三代扮演者、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剧扮演艺术家北京大学歌剧研讨院院长金曼担当主唱。金曼因主演歌剧《江姐》取得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清唱剧《江姐》
该剧制造阵容强大,不只有优秀青年歌唱家冯国栋、刘颖、杨阳、王冬等重量级歌唱艺术家倾情加盟,还将约请到青年指挥家高嵩担任
深圳大剧爱乐乐团及合唱团指挥,青年歌剧导演周彦执导。高质量、大制造的交响清唱剧《江姐》,给在场观众一个难忘之夜。
清唱剧《江姐》
值得一提的是,交响清唱剧《江姐》在舞台美术制造方面采用了融LED全屏、实景制造、合唱团、交响乐团为一体的平面式的技术,为在场观众呈现全新的舞台效果。现场,由LED屏多媒体呈现二十多个画面,空中搭建实景,加上乐团、指挥台与合唱团之间的扮演通道,构成了一个流利的扮演空间,搭配灯光细化切割的戏剧独解,使这部清唱剧增加了厚重的戏剧元素,令在场观众深受“江姐”故事的肉体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