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墙体广告 2016年(第八届)
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12日落幕。与以往不同的是,本届创业周初次针对创业落户企业,量身打造“
苏州梦工场:共创?共享?共赢”主题论坛,特邀国度智库学者、创投大咖、知名企业家,共同讨论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如何走更为稳健的创新创业之路。
论 坛由
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组委会主办,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承办,海外人才网协办。知名评论人、媒体人石述思担当掌管,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讨员、国度 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北京大学国度开展研讨院院长姚洋,火山石投资开创合伙人、IDG资本荣誉合伙人章苏阳,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
公司总经理、国度“千人 方案”人才刘圣,赛业(
苏州)生物科技有限
公司董事长、国度“千人方案”人才韩蓝青,《中国新闻周刊》副社长王晨波共同列席了此次论坛,并做精彩分享。
姚景源:中国经济下行有底吗?
“今 天中午我吃饭的时分举了一个例子。我们的小孙女她降生那天是5斤多,她满月的时分一称一个月涨了2斤多,什么概念呢?在满月这个阶段一个月体重增加 40%。医生说安康、很好。假如在座哪一位如今谁要是一个月之间体重增加40%,你是不是得上
医院啊?”论坛上,姚景源用调侃的方式通知企业家“阶段不一 样了,总量的概念要发作变化。”
姚景源以为,中国经济自1978年变革开放以来曾经走过38个年头,前35年中国经济的均匀增长速度为 9.8%,位列世界第一。不能批判过去的增长速度,在当时的经济矛盾下,只要坚持较快增长,才干处理温饱问题,完成脱贫致富。随着30多年经济变化,中国 经济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发作了变化,即从吃饱、吃好正在走向吃安康。
关于中国经济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它会带来很多压力,该怎样办?姚景 源坦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好增长动力的转换,中国经济过去增长主要靠三大动力。第一就是大量的资本投入,第二是大量的资源投入,第三是大量的劳动力投入。 但是走到今天,这三个增长动力都不可持续了。别无他策,必需得让创新和技术进步来替代传统旧的增长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最基本的动 力。
当然,如今大家很关怀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经济下行。下到什么时分是个底呢?有没有底?姚景源通知大家有底。针对十三五规划提出的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雄伟目的”和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完成国内消费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请求,近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的 均匀速度不能低于6.5%。应该讲它是一个底线。
姚洋:中国创新优势在哪里?
“假如依照世界进步的速度来看,中国的速度绝对是快的,即便是今天我们这个速度降下来了依然是快的。中国创新的优势是别的国度不可比较的。”关于中国创新,姚洋以为有三方面优势。
第一方面的优势,中国的老百姓十分勤劳、十分聪明。然后又有十分激烈的企业家肉体,特别是在江浙一带,以前是,到今天依然如此。
第二方面的优势,中国有海量的资金。中国的储蓄在过去15年间到了今天,占到全世界储蓄存量的40%。在中国经济换档期间,能够把资金转换进来。
第三方面的优势,就是不时改善软硬件环境。中国的软件环境在改善,硬件环境绝对是世界一流的。
怎样去创新?比拟一下两个国度。首先看美国形式,每一个创新都是推翻性的,一个创新出来其他类似的行业都要死掉,这是美国人的创新。
德国的创新是“1到N”的创新,就搞一些中间的技术,一些机器、设备、制造业,他不去搞互联网,他搞“工业4.0”,把互联网为我所用而不是大家互联网化。
回过头来再说中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呢?
“我们应该能够既学德国又学美国,我们既能够做推翻性的创新像BAT一样。关于我们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我觉得恐怕还要向德国学习,做一些连续性的东西,就是‘1到N’的改良,牢牢的占领中间技术。” 姚洋以为,中国在创新上两条路都要走。
关于
苏州形式的创新,姚洋给予充沛肯定,以为
苏州定位其实也是这两个。一方面是要创新,另一方面要在先进设备制造业方面占领世界的高地,“
苏州形式”和他所说的推翻性创新和持续性创新相分离的思绪是分歧的。
新美
广告:http://www.hb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