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张家口:河南信阳炸油条夫妇想在张家口买套房

张家口:河南信阳炸油条夫妇想在张家口买套房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4年02月18日 10:02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河南墙体广告

    河南墙体广告  在张家口市桥东区林园路成功公园小区门口有一个早点摊,运营者是一对来自河南信阳的夫妻。2000年,他们来张家口市打工,2003年初步从事早点生意。 10年来,他们踏踏实实地运营着小本生意,日子也在逐步改善。
  “大姐,再来2根油条! ”
  “年迈,炸5根油条,装在袋子里,我带走。 ”
  在桥东区林园路成功公园小区门口,有一个摆了十来年的油条摊点。运营者是一对来自河南省的夫妻,丈夫叫毕庆局,老婆叫罗桂珍。夫妻二人把早点摊打理得红红火火。迩来,记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13年前来我市为营生
  毕庆局本年46岁,快言快语,精明精干,操一口浓重的河南口音,是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山店乡陈龙村人。他们村在大山中,多为旱地,因为干旱少雨,粮食产量很低,卖不上价值,只能处置口粮。村中有一个本家亲属, 1994年脱离河南老家,来张家口打工,从事装修生意,几年后挣了不少钱。
  为了过上夸姣的日子,2000年新年往后,毕庆局把女儿留给岳父岳母照看,领着老婆罗桂珍来张家口投靠亲属。从此,他们踏上了外出打工营生的路程,这一走便是13年。
  罗桂珍本年40岁,待人热心,克勤克俭。她说:“13年前,我们脱离河南老家时啥都没带,就买了两张火车票,来到张家口第一夜是在火车站椅子上睡的。 ”
  到张家口后,夫妻俩在林园路上租了一间小平房,跟着本家亲属在建筑工地上给人打零工,两人月收入加起来将近800元钱,除了还房租,以及给家中患病的父亲妈妈和孩子寄去钱以外,两人一个月的日子费用只需100元钱。之后,他们摆过地摊、刷过房、打过短期工。 2001年,他们的二女儿出生了,因忙于生计,他们把二女儿送回老家,让姥姥姥爷照看。
  因丈夫曾经到外地打工时学过厨师,2003年,罗桂珍突发奇想,产生了做早点炸油条的主见。他们的主见很快得到了本家亲属的赞同。在我们的帮忙下,这一年5月18日,他们在林园路成功公园小区门口的早点摊关闭了。
  运营的早点摊红红火火
  清晨5点,东方刚刚吐出鱼肚白。记者赶到林园路成功公园小区门口时,毕庆局爱人正在搭棚子、摆桌子、支灶台,忙着小摊关闭前的各项准备作业。毕庆局利索地套上厂服,将和洽的面倒在案板上,生火、倒油、揉面、切成条状、下锅。纷歧刹那间,第一锅油条出锅了,此时的罗桂珍,正忙着擦桌子、摆台布、放筷子。
  “老婆,给客人上油条。 ”毕庆局喊道。
  “好的,来啦。 ”罗桂珍应道。
  就这样,一天的繁忙初步了。
  在成功公园小区常住的居民孙先生说:“他们两口子炸的油条不只好吃,更重要的是他们炸的油条清洗、洁净,吃着很定心。 ”孙先生说,就因为两口子的摊上清洗洁净,诚信运营,油条个大,吸引了这条街上许多常住居民每天来吃。
  在油锅周围的地上,放着一桶新鲜大豆油,过一刹那间,毕庆局就会向油锅里加一点油。油条在筷子顺时针搅动下逐步变成焦黄,出锅时也格外鲜亮。
  到了6点多,顾客现已多了起来,6张桌子旁现已坐满了顾客,有一些顾客在桌子周围站着,手里拿着油条在吃。毕庆局忙着揉面,熟练地将面切成条状放入油锅中,老婆罗桂珍则忙着将出锅的油条装袋递过去,接着收拾顾客吃完的碗筷,两个人累得满头大汗。
  毕庆局说:“如今市场竞争这么剧烈,你看,光林园路上就有五六家炸油条的,你炸的油条不好吃,人家谁还愿意来你摊上吃呢? ”
  忙活到了8点,顾客逐步变少,他们又急忙拆棚子,往车上装桌子凳子,清扫清洗,因为按照规矩,他们在8点半前有必要撤摊。
  夫妻俩的辛苦和诚信换来了我们的认可,罗桂珍快乐地告诉记者,许多顾客都是从大老远过来买油条。
  夫妻俩说,我们吃的定心,他们才更安心。
  顾虑远在河南的小女儿
  “月儿,开学了吗?膏火交了没有?升六年级了吗?姥姥和姥爷的病迩来好点没有?要多听姥姥姥爷的话,多听老师的话,别跟孩子们打架,要听话,记住了吗?”妈妈罗桂珍拿着手机说着,眼泪快要掉下来了。
  “妈妈,父亲好吗?他腰疼,你记取提示他吃药,姥姥和姥爷挺好的,便是老牵挂你们,学校给我减免了膏火,你们就定心吧,等放寒假我再去张家口看你们。 ”电话那儿传来了女儿毕新月洪亮而稚嫩的动静。
  女儿毕新月本年12岁,在老家陈龙村上小学,开学后上6年级。 7月20日放暑假后,她坐着火车从河南老家来到张家口,和他们两口子一块在摊上帮忙,我们都叫她小打工妹。8月30日,开学前,毕新月脱离父亲妈妈,又回到了河南老家上学,这样来回跑现已有整整5年了。
  罗桂珍说,女儿毕新月可懂事了,别看只需12岁,跟个大人似的,从7岁那年上小学初步,每年放寒假、暑假,都是一个人从车站买上车票坐着火车来张家口找他们。来了往后,除了写作业,便是跟他们一起出摊,在摊上帮忙洗碗、洗筷子、收钱,跑前跑后,一样不落,我们来摊上吃饭,可喜欢毕新月了,都说她从小懂事。
  “我们说,穷户的孩子早当家,这话一点不假,我们在张家口一年四季忙,照顾不了家,女儿新月跟姥姥姥爷日子在一起。姥姥72岁了,患有半身不遂;姥爷73岁了,终年患有哮喘,不精干重活。新月放了学回到家里打里照外,啥都干,帮姥姥洗衣、煮饭、喂鸡,是姥姥最谈心的小棉袄。 ”毕庆局说,毕庆局说,他最大的希望便是希望毕新月不再是一只“候鸟”。假设能够来到张家口就地上学就好了,放寒假、暑假时孩子不用坐着火车来回跑,这就省去了他的一块心病。
  希望攒钱买一套住所
  走进位于林园路油漆厂家属院毕庆局、罗桂珍租住的平房,屋子不大,只需20来平方米,东西不多,一台旧电视、一张旧床、一些简略的日子用具,但收拾得洁净利索。罗桂珍说,他们现已在这间屋子里住了10多年了。
  “别看辛苦,每天早点最多也就卖个200来元钱,除了还房租、往老家寄,也剩不了几个钱了,也便是刚够坚持两个人的日子。 ”罗桂珍说。
  毕庆局说,父亲毕延顶从小就教育他“不挣昧良心钱”,多少年来,他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干啥作业,都把父亲这句话当作座右铭,用来鞭挞自个。出色的家庭教育,效果了他的顽固寻求。
  毕庆局与罗桂珍有一个希望,希望通过自个的极力攒点钱,将来在张家口买一套归于自个的住所。记者张进宝 通讯员孙玉山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