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首届国际马拉松赛
“到祖国最需
内蒙古包头墙体广告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新中国成立之初,从四面八方赶来支援
包头的老一辈建设者们,从踏上这座边塞小镇的那一刻起,就知道了这里真的便是“最艰苦的地方”——“头顶蓝天、脚踏沙源,水素山寒、狼行兽走,平地起家、粗衣粝食”。
70年,通过一代代建设者们的无私奉献、咬牙苦干,
包头已经发展成为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70年,通过一代代建设者们的精神温润、情怀滋养,
包头已经成为一座最具温度和吸引力的城市;70年,通过一代代建设者们的取长补短、精心打磨,
包头已经成为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文化塑造包
内蒙古包头墙体广告头城
文化彰显城市品位,文化提升地区魅力。
新中国成立之初,当《草原晨曲》感召激励着每一位支援
包头的建设者们流血挥汗的时候,
包头市政府和各个厂矿企业就已经充分认识到文化活动对于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对于一城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于是,从那时候起,
包头市就坚持把文化场所建设、文化项目打造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内涵、魅力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切入点。
内蒙古包头墙体广告内蒙古包头墙体广告
从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市开始修建文化活动场所——
包头市
内蒙古包头墙体广告第一工人文化宫、
包头市第二工人文化宫,包钢第一、第二工人俱乐部,东河红星影剧院、青山影院、昆区恰特影院、石拐矿区俱乐部等,成为人们闲暇之余放松身心、享受精神食粮的场所。70年时光荏苒,经过建设发展,我市现有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10个、群艺(文化)馆12个
内蒙古包头墙体广告、国有博物馆6个、美术
内蒙古包头墙体广告馆1个、文化站78个、文化室663个,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95%以上,成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内蒙古包头墙体广告
与此同时,打造文化活动品牌,每到固定的时间
内蒙古包头墙体广告节庆,鹿城百姓就可以享受如约而至的“文化大餐”——新年音乐会、元宵节街头文艺展演、鹿城文化艺术节等等。已经连续举办了34届的鹿城文化艺术节,活动期间每年为人民奉上的文化活动达1000余场,各专业艺术院团、基层文化团队、文化大院等开展流动文化演出达10000余场。
包头市鹿城文化艺术节先后荣获国家“群星奖”、“中国十佳文化节”。
得益于浓厚的文化创作、展示氛围,长期以来,我市推出了一批文化精品力作。电影《吴运铎》、广播剧《宗旨》、话剧《惊蛰》、舞蹈《醇香》、摄影《北纬45°心情草原》、撕纸《吉祥草原》、中国画《天韵草原·赛场》等文化文艺作品捧回多项国家级重要奖项。我市唯一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剪纸艺术家刘静兰,荣获“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教育改变
包头城
教育提升地区吸引力,教育增强城市竞争力。
1949年“九一九”绥远和平起义前,全市只有以东河地区的马王庙两等学堂、金龙王庙小学为代表的少数几所官办小学以及几所私人和教会办的小学,每所学校的在校生都很少,地区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只有15%左右。中学也只有以绥远省立第二中学为代表的7所。
70年栉风沐雨,70年风雨兼程。目前,我市共有中小学校、幼儿园594所,在校生33.1万人,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达96%、义务教育入学率100%、高中教育入学率104%。我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民办教育如同一朵朵鲜艳的花朵,在鹿城大地上争奇斗艳、竞相绽放,而鹿城的每一个孩子,也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良好教育的芬芳。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70年的光辉历程中,我市教育战线也涌现出一代代、一批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大先生”——包九中原校长韩强、包一中原校长赵冠农、包九中原物理教师、攀登世界数学高峰“斯坦纳系列大集”陆家羲、包一中原美术教师国画家白铭,包一中女排教练郝振生等等,穷尽毕生所学,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新时代赋予教育工作前所未有的重任,唯改革创新者才能制胜。2017年,我市率先在全区开展高中分层教学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后服务、中小学班主任职级制三项改革,全面推行高中增值性评价改革,打造9个高中学科示范基地,推动高中学校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2019年我市高考本科率、一本率、平均分三项核心指标持续提升,稳居自治区首位。普文本科率一本率分别为70.8%和32.2%,高出自治区31.7和18.2个百分点;普理本科率一本率分别为86.4%和48.7%,高出自治区19.9和18.3个百分点,更多孩子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而频频涌现的如群星璀璨、熠熠生辉的美德少年——孝老爱亲的美德少年赵文龙、刘允墨,自强自立的美德少年郭舒婕、田雨琪,诚实守信的美德少年杨惠迪、马云浦等等,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70年来我市教育立德树人的成果。
运动活泼
包头城
体育为城市发展添活力,体育为人民健康添动力。
无论晨曦微露,还是晚霞将尽,穿行于我市各个公园、广场、社区,散步跑步、锻炼健身的人群随处可见,他们当中有稚气未脱的孩子,有朝气蓬勃的青年,有鹤发童颜的老人,蓬勃开展的全民健身运动,让鹿城大地处处洋溢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出门步行十分钟,就可以到达公园广场。70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在健身公园、健身步道、健身场所方面的投入,一大批运动场所的建成,为老百姓的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众多好去处。目前,我市已建成奥体公园等60多个1万平方米以上景观公园、广场、绿地和28个以体育为主题的社区运动休闲公园,建成贯穿主城区的百里骑行步道和昆河槽、四道沙河槽、东河槽、赛汗塔拉公园健身步道,加上劳动公园、八一公园、人民公园、银河广场、迎宾广场等各大型公园广场绿地,健身步道累计全长200多公里。
为了激发更多人加入到运动的行列,
包头打造了多个运动“名片”——自行车赛、“周六一起走”、
包头国际马拉松赛等等。2016年开始开展的“周六一起走”,头一年就交出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单——历时5个月,每月一主题,每周一内容,22场健步行活动,30多万人参加。2019年,
包头国际马拉松赛,有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士、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哥伦比亚、肯尼亚、蒙古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近1.6万人参加。
包一中女排、包钢一中男足、包钢五中男排、三十三中男篮、一机一中网球、北重三中武术队、万水泉中心校曲棍球队……是70年来,
包头体育事业发展结出的累累硕果,也向世人展示了
包头“活力之城”的美好形象。
70年艰苦奋斗,70年励精图治。我们从文化的全面繁荣、教育的桃李满园、体育的提档升级中收获了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归根结底,是让人民拥有了更好的生活,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七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面对未来,我们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全力奔跑、再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