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徽丽与孩子们玩游戏。她开创“自然情境教学法”,令海岛变成生动的教育场所。来莅 摄2019年10月14日,7位贫困户走进浅蓝色外墙的涠洲岛幼儿园教师办公楼,听园长范徽丽传达一个好消息:今年秋季学期起,岛上所有贫困户的孩子免幼儿园学费。
和妻子一起来开会
广西北海墙体广告的上坑村村民邓贵生高兴地说:“儿子能来这里上幼儿园实在是太好了,花钱不多环境又好。”
从2013年筹备建园,到2015年9月涠洲岛幼儿园开园,再到现在与自治区级示范性幼儿园——市机关幼儿园总园“同步走”,范徽丽像哺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将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带到了偏远的海岛,“拉齐”海岛孩子的人生起跑线。
建园,为了那些
广西北海墙体广告渴望眼神
涠洲岛位于
北海市区南部海面,距离
北海银滩21海里,共有村庄53个,户籍人口约1.8万余人,常住人口约1.4万余人,现有贫困户83户。2015年以前,岛上没有一家公立幼儿园,有条件的岛民把孩子送到市区的幼儿园,没条件的只能将孩子“放养”,在外面玩累了睡着了,家长再抱回家。
2011年,
北海市政府启动《
北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每个
乡镇要建立一所公办幼儿园”。涠洲岛因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一直留不住老师,更谈不上建幼儿园。为了制定对策,范徽丽和市教育局调研组一起上岛调研。荒凉的校园里,当地村民办了一个幼儿班,收了10多个年龄不一的孩子。在旁边另一幢用珊瑚石砌成的
墙壁斑驳的破旧房子里,圈养着一群羊,校园不时传来“咩咩”的羊叫声和刺鼻的粪便味道。孩子和羊“混养”的“原生态”幼儿教育触目
广西北海墙体广告惊心,范徽丽走近那些孩子,尝试和他们打招呼,但孩子们只会用一种好奇的眼神回望她,似乎听不懂她的话。在范徽丽要离开时,这些孩子一直尾随,迟迟不肯离开。
孩子们那充满渴望、清澈透亮的眼神令范徽丽无法忘怀。岛民送孩子去
北海读幼儿园,一年租房费至少需要1.5万元,算上大人陪读,一年起码4万元。“如果能就近入园,就能省下这笔开支。教育能使幼儿发展更加公平,有助于消除贫困,办好岛
广西北海墙体广告上的幼儿园也是一种扶贫。”范徽丽主动请缨,承担了创办涠洲岛幼儿园的任务。
艰辛,百折不挠守初心
扶贫必扶智。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培养智慧教育是根本。
在偏远的海岛建幼
广西北海墙体广告儿园谈何容易。范徽丽不辞辛劳,在
北海和涠洲岛之间奔波,困难接踵而来,幼儿园所有的建筑材料,都要通过海运上岛,施工
价格昂贵。她自己买了旗杆带到岛上,和几个老师挖坑、浇灌混凝土,把旗杆立起来。用大棚盖的幼儿园食堂刚完工,又被台风“威马逊”吹翻,岛上也停水停电2个月。开园在即,她带着3岁的女儿上岛,女儿怕鸡和狗,她就找了一根棍子让女儿拿着壮胆,驱赶鸡狗。一天中午,范徽丽实在太忙了,竟忘了
广西北海墙体广告给女儿做饭,女儿饿极了,只好啃了6根香蕉充饥。
新园建成后,增加老师,提高师资素质,成了急茬。没有人愿意到偏远的海岛工作,达不到公开招考的人数。范徽丽挨个走访了所有符合条件的老师以及她们的家庭,终于,在网络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刻,报考教师岗位人数达到了开考比例,第一批驻岛教师终于如期而至。
2015年9月,幼儿园迎来了第一批入园的孩子,当海岛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涠洲岛幼儿园冉冉升起的鲜艳的五星红旗上,昭示着在祖国的南疆,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的教育关怀。
引领,培养最美海岛教师
范徽丽说:“教育是人影响人的活动,教育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走不远的。”
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的董俊萍去年主动申请从总园上岛工作,今年继续选择留岛。目前在涠洲岛幼儿园工作的教师有4名都是从
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从PPT上看了建园的过程,都感动地掉泪了。最佩服范园长,特别有毅力,从无到有,把幼儿园建得这么漂亮。我们和最美青春之间只差一张船票,所以就上岛了。”
在范徽丽这位海岛幼教开荒牛的影响下,老师们干劲十足。年轻教师黄健萍坐船上岛,带了四层口罩,好奇的同事掀开一看,发现她口罩里竟然还藏着桔子皮。一位男教师的腿受伤了,岛上没有治疗的针剂。他坐船到市区的
医院打了针,第二天又返回幼儿园上班。
与这些把青春奉献给海岛的年轻教师朝夕相处,范徽丽很心疼。她为上岛教师争取到了驻岛补贴、船票等优惠政策,协调解决教师住宿等难题,评先评优、培训等也向驻岛教师倾斜。
现在,老师们报名上岛很踊跃。“可能我们没办法在岛上呆10多年,但这是一种接力,涠洲幼儿园就像一棵洒落在海岛上的种子,实现了教育的传递和领航。”董俊萍深有感触地说。
绽放,“拉齐”人生起跑线
走进涠洲岛幼儿园,门卫会礼貌地向你问侯,确认安全才会打开电动闸门。教室门外,悬挂着七彩贝壳做的风铃,院子里放着大型的户外攀爬玩具。每个教室都配有一台钢琴,孩子们的餐具整整齐齐地放在消毒柜里,休息室里拉着的蓝色窗帘阻挡了骄阳,空调送出惬意的凉风。“同一法人、同一账本、同一支队伍、同一种制度和不同的课程文化”的“4+1”教育协同模式,让涠洲岛幼儿园成为岛民们最喜爱的幼儿园。
“孩子放假在家多呆几天,就说想幼儿园了。”林本华是土生土长的涠洲人,说起幼儿园来,赞不绝口。“幼儿园无论是硬件还是老师教学水平,都不比市区的差。在这里读幼儿园的孩子很幸福。”
建园以来,范徽丽一直在奋力“拉齐”市区孩子和偏远海岛孩子的起跑线。涠洲岛幼儿园的孩子曾获全市啦啦操和舞蹈比赛一等奖,成绩丝毫不逊于市区总园的孩子。涠洲岛幼儿园成为全市幼儿教育的一个标杆。
在涠洲岛实验学校读书的冯哲是从涠洲岛幼儿园走出去的孩子。这个机灵的小男孩子闪着明亮的眼睛说:“长大了,我要赚好多钱,把我们家乡建设得更好!”
执著,一切为了孩子
范徽丽深入开展海岛特色课程研究,开展“海丫丫365成长行动”探索与实践,开创“自然情境教学法”,把芭蕉林、大榕树、海滩等海岛上的场景变成生动的教育场所。
2019年9月10日,对范徽丽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她作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2019年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发言。范徽丽深有感触地说,涠洲岛这两年发展得非常好,出现岛民回流现象,幼儿园的入学需求也不断增长。“我对涠洲岛幼儿园的未来充满信心。当你一切为了孩子,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现在最让范徽丽操心的是涠洲岛幼儿园的用房问题。她说,目前两层的幼儿园教学楼都是上世纪80年代岛民用珊瑚石砌的,校舍已经很残旧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重新修建幼儿园,让教育扶贫之路在海岛走得更远。”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从教25载,范徽丽一直努力走在“好老师”的路上,让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幼有所育”在边防海岛落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