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亮堂的智能温室大棚里,数万盆凤梨、红掌整齐地摆在花架上,争奇斗艳,美不胜收。日前,记者来到泗县屏山镇花木工业扶贫基地,宛如置身于花的海洋。
安徽淮北
墙体广告 “农业工业结构单一,就很难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要改动这一局面,就必须加速改变农业开展方法,走工业化、规模化农业开展之路。”屏山镇党委书记仝昆鹏说。
安徽淮北
墙体广告 2017年,屏山镇整合各类资金1000多万元,流通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花木工业扶贫基地,并经过招商引资引入专业团队进行运营。基地一期流通土地300多亩,建设钢结构智能温室大棚3万平方米,主打凤梨、红掌、蝴蝶兰三大系列2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吸纳了屏山镇及周边
乡镇40多位乡民完成就近工作。现在,项目二期工程预备投入使用,可带动200多人创业工作。
安徽淮北
墙体广告 为了让基地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脱贫,屏山镇鼓励基地与农户建立合作关系,引导贫困户使用扶贫小额贷款入股基地,优先聘用贫困户到基地务工。“俺来基地干活半年了,这里到点就下班,薪酬按月发,还能照顾家,别提多好了!”57岁的贫困户韩金侠告知记者,她把土地租给基地,每亩每年收取租金1000元,在棚里干活每月还能挣2400元。如今,在花木工业扶贫基地的带动下,“流通土地挣租金、入园打工挣薪水、入股分红挣红金”的“三金”农人越来越多,纷纷走上脱贫致富路。
安徽淮北
墙体广告 在基地入口,记者见到贫困户李梅正在把一盆盆花卉搬到电瓶车上。原来,她预备把这些花卖到城里的商场。本年3月来基地以后,她一边务工一边跟专家学习养花,掌握了花卉的习性、特色和种植方法,并批发花卉进城销售,一天能挣300多元。“天天与红花绿叶打交道,心境都变好了。有钱赚还能学技能,谁还跑出去打工?”李梅说。
安徽淮北
墙体广告 花木工业扶贫基地的开展,让乡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一些贫困户在依托基地的帮扶下,进行花卉种植。产前投资、产中技能和产后销售等高危险环节悉数由基地承担,贫困户只负责生产管理。“两口子建个5亩地的花卉大棚,一年挣10万元稳稳当当的。”基地负责人说。
安徽淮北
墙体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