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龙江、青岛,再到西安,19年间,一路搬家,王凤山和老伴见证了儿子求学、成家、创业的整个过程。陕西西安墙体广告
他乡已成故土,这背后既有父母对孩子的无限呵护,也有一家人同心同行的脉脉温情。想家的时分,王凤山把故土的景色画在纸上,那里有终年不化的积雪,有老屋子、热炕头,有怀念和乡愁。
孩子上大学和创业,老两口卖房陪伴在身边
定居西安两年,王凤山对这座城市一点点熟习起来。天气好时,他在家门口坐地铁,一路遛弯、逛公园,回到家写字画画,日子倒也清闲。
2000年,儿子考入青岛大学。孩子在外不放心,老伴艾阿姨想到要陪读。起初,王凤山并不同意。陕西西安墙体广告
“儿子嘛,你得让他进来闯,要独立生活。”和老伴沟通,老伴态度很坚决,“这么一个孩子,离家这么远,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我们过去便当照顾。”
将老家的屋子卖掉,在青岛买了房子,老两口成为“陪读父母”。所谓陪读,并不是朝夕相处,更多的其实是一种肉体依赖,“孩子在学校上课,周末回到家里,改善一下伙食。”
2017年,儿子准备来西安创业。 “儿子开公司,需求起步资金,来西安还要买房,思前想后,决议卖掉青岛的房子,我们全家来西安。”王凤山说,年轻人创业不容易,作为父母,他们能做的,就是尽量给孩子减轻点担负,让孩子轻装上阵,好好干事业。到西安后,又重新买了房,周末时一同吃个饭,父子俩喝点小酒。陕西西安墙体广告
闲暇靠印象绘画,寄予对家乡的怀念
分开故土19年,王凤山回去的时机屈指可数。担忧父亲住不习气,儿子给王凤山买来笔墨纸砚,希望他重拾年轻时的专长,画画解解闷。陕西西安墙体广告
王凤山热爱艺术,年轻时在单位颇有名气,后来工作调动,他很少再动过毛笔。儿子的一番心意,让他的生活一下子丰厚起来,他也尝试走进来,拿着画板外出写生,画钟楼、画大雁塔、画西安的街景,“世界这么大,终于找到了我的角色。”
今年中秋节,他特别想家。于是便以团聚为主题,开端将本人童年的生活场景一笔一笔画在纸上:一间平房,推门而入是灶房,有锅台、水缸,有热火朝天的饭菜。灶房外面是一个四合院,大红灯笼映托着皑皑白雪,孩子们在院子里嬉戏放鞭炮。
“完整凭仗印象来画,那片土地上,收藏着我的全部记忆和情感,寄予着我的怀念。”王凤山说,画中的老房子早就拆掉了,兄妹8人曾经走了两个,家里人一同聚餐时最挂念的,还是远在西安的他。陕西西安墙体广告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