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墙体广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抓经济建立一样抓民生保证,像落实开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民生工作面广、量大、眉目多,一定要注重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做。
今年3月中旬以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10屡次聚焦
扬州,千年古城的民生幸福工程,从水生态文化建立到全民健身公共设备,从城市生态之美、文化之美、文化之美到百姓的幸福感、归属感、取得感,一次次被关注,一次次被点赞。
从2002年开端,
扬州市委、市政府连续15年出台“1号文件”,主题都是聚焦保证和改善民生。10多年来,
扬州民生工作走出了一条由“解困民生”“普惠民生”向“幸福民生”转变的明晰途径。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民生工作的部署请求,坚持共享开展的理念,探究出“可定义、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可追查”的民生工程“五可规范”,精准施策,每年集中力气办几件大事,让城市开展的累累硕果普惠百姓,让
大众有更多取得感。
扬州连续15年以“1号文件”聚焦民生
每年新增财力的70%用于改善民生
我 们的人民酷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称心的收入、更牢靠的社会保证、更高程度的
医疗卫生效劳、更温馨的寓居条件、更漂亮的环境,期盼孩 子们能生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妙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斗争目的。 ——习近平
今年初召开的全市“两会”上,有三组数据引发热议:2015年,全市普通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连续两年居全省第2位;外地人在
扬州购房比例到达27.7%,多为40岁以下的就业人员;居民人均希冀寿命到达78.8岁,比全国、全省分别高3.8岁和2.2岁。
普通公共预算收入的大幅增长,为政府兴办民生幸福工程提供了厚实的“家底”。近年来,无论是外地人涌向
扬州购房安居乐业,还是
扬州本地居民人均希冀寿命逐年增长,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
扬州的宜居环境,反映了
扬州百姓的取得感和幸福感不时提升。
“让老百姓喝上洁净水、吃上放心菜、呼吸上新颖空气、有稳定的就业”,市委书记谢正义说,“这些民生,人人都需求、天天不可少,最根本的民生就是最重要的民生,是民生工作的一个底线,是建立‘幸福
扬州’的根基”。
百姓之所盼,政府之所为。自2002年起,
扬州连续出台15个“1号文件”聚焦民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保证和改善根本民生放到愈加紧要的位置,干成了一件件实打实的实事:
为 了让百姓“喝上洁净水”。这几年,
扬州先后投入近45亿元,完成铺设供水主干管道1500公里、支管网1.5万公里,让“安康之水”掩盖全境、进村入户, 完成城乡居民饮用水“同源同网同质”,让全市460万人民全部喝上了洁净的长江水、运河水。
乡村烧水不再有水垢,家家户户用上了抽水马桶和洗衣机,
乡村居 民的肠胃病、传染病大幅度减少,结石病发病率也开端降落。
为了让百姓“吃上放心菜”。这几年,
扬州施行“1161菜篮子工程”,让 城区100万人口每人每天吃1斤蔬菜,自给率到达60%,在广陵区、江都区新建了1万亩的蔬菜基地;在各个社区设立近百家平价蔬菜店;开通农产品配送车辆 进城“绿色通道”。施行“115”鲜奶工程,组织施行粮油、乳、肉、蔬菜等重点种类食品放心工程;让百姓的菜篮子越拎越净、越拎越便利、越拎越廉价。
为 了让百姓“呼吸上新颖空气”。
扬州在鼎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同时,全市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5%用于绿
化工程,在创成“国度森林城市”的 根底上,启动施行新一轮“绿杨城郭新
扬州”三年行动方案,各县(市、区)10平方公里以上生态中心均已投入运营,碧水蓝天曾经成为城乡居民最大的生态福 利。
为了让百姓“有稳定的就业”。全市加快建立“15分钟就业效劳圈”,打造充沛就业城市,全市各类就业效劳机构每年引荐的就业岗位超越10万个,全市城镇注销失业率不断坚持在3%以下。
为 了让百姓住得安心。
扬州将老小区、老街巷、老庄台、老宿舍等“八老”改造作为“十二五”期间民生和城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启了
扬州历史上最为系统、投入最 大的一项民生实事工程。去年,总投资173亿元的“八老”改造全面完成。同时,提出优先满足城镇低保和低收入住房艰难家庭需求,推进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 并轨运转,探究试点公共租赁住房租售转换、产权共有机制,满足
大众差异化需求。
新美
墙体广告:http://www.hb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