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7点半,张春联便骑着电动车带着5岁的女儿早早出门,穿过村庄、田野,将女儿送到幼儿园。送完孩子,再骑车去村里的扶贫车间上班,时间还不到8点。
安徽马鞍山墙体广告 张春联是
阜阳市颍泉区行流镇三里村的贫困户,初见到她,齐耳的短发,精美的五官,一双手在一沓布料上熟练地来回熨烫,怎么看也找不到贫困户的影子。细探问才知道,张春联十多年前生了场大病,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成了“药罐子”。“吃了十几年的药,药瓶子不知道有几箩筐。”张春联告知记者,由于身体欠好,她只能长期在家养病带孩子,担负都压在外出务工的老公身上。2014年,她家成了村里首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安徽马鞍山墙体广告 “年纪轻轻成了贫困户,别人不说咱也不自在。”身体渐渐好转起来后,张春联想的榜首件事就是尽快脱贫。上一年村里建起了扶贫工厂,引进了一家服装厂,张春联榜首个报了名。通过十多天的培训,很快上了手,分包布料、熨烫样样拿得起。
安徽马鞍山墙体广告 “工厂开到了家门口,上班也不影响接送孩子,这样的工作以前真不敢想。”张春联告知记者,服装厂主要出产校服,厂里对员工很照料,早晚给接送孩子留有足够时间,中午孩子还可避免费用餐。“下午孩子放学后我先接到厂里,孩子就趴在会议室桌子上写作业,等我下了班一块回家。”
安徽马鞍山墙体广告 有了安稳的工作,张春联气色好多了,现在一家人日子过得和和美美。老公也回到本地打工,一个月挣三四千元。大儿子上职校,学费全免,还享受雨露计划,每学期补助1500元,上学基本上花不了多少钱。“我在服装厂每个月收入2600元,加上500元的补助,一个月收入3100元。关键是上班顾家两不误,看着孩子茁壮成长,我心里挺知足的。”低头熨着布料,张春联口气透露着达观从容。
安徽马鞍山墙体广告 为帮助更多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完成“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颍泉区大力施行就业扶贫,共开发2266个就业扶贫岗位,带动2087名贫困人口完成家门口就业。目前21个扶贫车间共吸纳就业人口38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3人。
安徽马鞍山墙体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