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几十年来唐代文学研究的日趋深入,特别是出土文献的日新月异,学界对唐人平生事迹的验证取得了不少突破,扭转了此前不少模糊或错误的认识。兹就个人视野所及,试从唐代经历文明与职官轨制的角度,对有关杜甫平生的五个相关问题进行总结评述,以期就正于海内方家。
湖北鄂州墙体广告 一
关于杜甫的生年,从古至今绝大多数《杜甫年谱》都说是先天元年(712),又由于《杜位宅守岁》中有“四十明朝过”之句,遂有一些年谱称杜甫生于“先天元年正月初一”,此类说法阐扬出对先天元年的经历极为隔膜。先天元年是个很不服凡的想法,这年里睿宗被尊为太上皇、太子李隆基诛灭韦后集团以后正式登基,由于处于一个颇为杂沓的交接期,所以一年里频繁改元,先后出现景云、太极、延和、先天四个年号。这年想法,本是唐睿宗景云三年,正月十九改元太极元年,至五月又改元延和元年,八月方改元为先天元年,李隆基登基。可见压根就不存在所谓的“先天元年正月”,若杜甫果然是先天元年出身的话,那他也绝不会是正月出身,而只能是八月以后。现实上我们对杜甫的出身月份和生日是不清楚的,《杜位宅守岁》中“四十明朝过”之句并不能证明杜甫的生日是正月初一,事理很简单,由于我们中国人每逢年夜守岁都会习惯性地说本人又长了一岁,所以并不能据此确定杜甫的生日。历代注家之所以在景云、太极、延和、先天这四个年号中都不谋而合地选取“先天”作为杜甫的生年,不妨下意识地觉得杜甫应该是属于玄宗朝的,而不愿意他和睿宗朝发生瓜葛,这种选定固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若不能详考712年的经历,便会纰漏先天元年背面连带潜藏着的月份问题,从而犯“先天元年正月”如许的常识错误。当前我们只能凭据元稹《墓系铭》中关于杜甫卒于大历五年(770)年五十九的记载逆推,得到杜甫生于公元712年的论断,至于毕竟景云、太极、延和、先天中的哪个年号,其实并不能确定。
湖北鄂州墙体广告 二
关于杜甫的结婚时间,当前学界有几种说法,分别是开元二十二年、开元二十九年、天宝九载、天宝十一载,其中以开元二十九年(741)说非常为盛行,乃至被写入《中国文学史》之中,因而被广为接受。然而考查这种说法的由来,却发现其中存在很大的问题。此种说法的基本文献依据乃是杜甫的《祭远祖当阳君文》,此文作于开元二十九年(741),文曰:“小子筑室,首阳之下。不敢忘本,不敢违仁。庶刻丰石,树此大路。”闻一多、郭沫若、陈贻焮、冯至等先生均将祭文中的“小子筑室,首阳之下”理解为盖新房受室子,因此揣度杜甫因而年与杨氏夫人在首阳山下的偃师结婚。这其实是以当代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前人,犯了以今律古的错误。现在屯子的年轻人盖房子一般是为结婚做筹办,而杜甫开元二十九年在首阳山下“筑室”并不能这么理解,由于这篇祭文是杜甫在杜预墓前昭告远祖,期望继承先祖遗志,有所建立,因此祭文中的“小子筑室,首阳之下”并不是要盖新房受室结婚,而是在先祖墓前庐墓而居,以尽孝道。汉唐以来的“庐墓”之风较为盛行,作为一种事亲以孝的行为受到政府及社会公论的褒奖和首倡。唐代史籍中关于士人庐墓的记载很多,比方《旧唐书·陈子昂传》载,陈子昂在其父陈元敬死后曾为之庐墓;《旧唐书·孝友传》载,梁文贞在父母卒后“结庐墓侧,未曾暂离”;《新唐书·韩思彦传》载:“张僧彻者,庐墓三十年。”因此,当前学界关于杜甫开元二十九年结婚一说是站不住脚的,此说的出现是源于对《祭远祖当阳君文》中某些词句的误解而成,而将这种误解作为论断写入《文学史》课本之中更是不当。
湖北鄂州墙体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