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陵县三湖天顺育秧农机专业协作社,稻田里等待越冬的小龙虾,正在欢乐地打洞,田埂种植着箭舍豌豆、光叶紫花苕子等绿肥作物。
湖北恩施墙体广告 “这些绿肥作物可部分代替小龙虾蛋白饲料,在进步小龙虾质量的一起减轻水体负担。”协作社负责人蔡小春见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一脸好奇,连忙解说。
湖北恩施墙体广告 该协作社成立于2014年,从事虾稻共作生产、虾稻+再生稻展示、水稻育插秧服务。常年生产优质水稻120多万斤、小龙虾16万斤。“今年小龙虾市场
价格不如去年,但在科研团队的指导下,我们协作社的小龙虾还是高于市场
价格不少!”蔡小春说。如今,协作社已是我省稻田综合种养团队
荆州综合实验站所在地,承担着为团队研究提供实验基地及数据收集的科研任务,也成为周边农户学习“虾稻共作”的标杆。
湖北恩施墙体广告 虾稻田里饲养小龙虾,不仅能够添加农民收入,还能够促进土地生态康复。蔡小春说,虾为稻田“除草、松土、增肥”,稻为虾“供饵、遮阴、避害”。稻虾“协作”,优势互补,小龙虾更干净、肉质更鲜美,大米饱满甜美、质量更好,稻虾共作收到了绿色种植、生态饲养的作用。
湖北恩施墙体广告 “协作社在模式探索过程中,也曾走过一段弯路。”蔡小春回忆,前几年虾稻共作方兴未艾。“一种两收”的叠加效益,让包含协作社在内的不少大户们跃跃欲试。可是稻田环沟规格、虾稻接茬时间、小龙虾投进密度等没有科学统一标准,不少农户为了追求小龙虾的高产量和更多的经济效益,过量投进虾苗和喂食饲料,导致水体承载量超出了稻田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病害频发。此外,因为张狂捕捞小龙虾,野生种苗资源急剧减少,种质资源退化趋于明显,个头和单重锐减。
湖北恩施墙体广告 种种因缺乏种养标准导致的问题,引起了省稻田综合种养团队的关注。团队推广首席专家汤亚斌介绍,要实现种稻养虾双赢,必须建立和标准虾稻共作的耕作制度、田间布局、绿色种养及病虫害防控技能。
湖北恩施墙体广告 优质安全饲料研发与投喂技能、绿色施肥技能、小龙虾稻田早繁技能、水体环境变化规律及小龙虾病害绿色防控技能等成为团队近年来尽力攻关的课题。
湖北恩施墙体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