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钢筋、废砖头、混凝土块儿……随着城市建立过程加快,旧城区改造产生的拆迁渣滓堆积成山。4月22日,记者从市城管执法局得悉,2019年以来,我市共再生应用处置拆迁建筑渣滓260万立方米,消费销售再生骨料170万立方米,减少建筑渣滓运输趟次14万次,拆迁建筑渣滓综合应用率80%以上。
分离国度“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所确立的渣滓处置准绳,我市相继出台了《增强建筑渣滓资源化应用工作施行意见》和《
咸阳市城区建筑渣滓处置管理方法》,鼓舞引导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参与建筑渣滓资源化应用,坚持资源就近应用。近两年来,市城管执法局积极探究拆迁
工地采取固定与挪动、厂区与现场相分离的资源化应用处置方式,尽可能完成就地处置、就地就近回用,让建筑渣滓到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的,破解“渣滓围城”之困,完成了资源化应用、污染防治和城市文化建立的多赢。
在马泉办渭店村的拆迁
工地里,一堆堆废砖、废混凝土、废弃渣土等被送入一台密闭的加工破碎机内,随之停止切割、粉碎等预处置,最终“吐出”三类规格不一的建筑再生资料。为了有效管控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市城管执法局请求现场采取湿法作业、分段作业、硬隔离防护、择时施工、水幕掩盖压尘等措施,严厉控制扬尘。在破碎机处置的同时,
工地现场洁净有序无扬尘。
“从3月份以来,我们已处置了6万立方米建筑渣滓,占拆迁
工地建筑渣滓总量的三分之二,除了机器别离艰难的废塑料外,这里的建筑渣滓整体应用率已到达了95%。”
陕西治源科创再生资源应用有限
公司担任人张根宝引见,他们现场将处置好的资料分堆成大小规格不同三类,分别用作再生砖、管道回填、
墙体砌筑,以及路面路基回填等根底建立中,让建筑渣滓从随意倾倒到制造成新型建筑资料,构成了可持续可循环的生态链条。
在位于秦都陵园以西的
陕西旭纬建筑渣滓再生应用处置场外,各类建筑渣滓堆积如山。但放眼望去,场内宽阔的道路,彩色的路沿,崭新的办公楼,坚固的
围墙等根底建立,均为该企业处置的再生资料制造而成。内外一经比照,曾经尽善尽美的建筑渣滓,摇身又变回为建筑资料,循环应用、变废为宝的再生应用必要性让人了如指掌。
在建筑渣滓处置车间记者看到,一台巨型的固废处置设备正在对各类建筑渣滓停止有序处置。石块、渣土等各类建筑渣滓被机器传送带陆续运入进料口,经粉碎、挑选、水洗等预处置后,被别离成不同规格的再生骨料,经过传送带送入密闭的出料仓。后续消费线上,用再生骨料加工成的透水砖、混凝土砌块、路面砖、空心砌块、停车场植草砖、道沿石等根底建立产品源源不时地进入绿色养护仓。
“目前,我们处置场年处置建筑渣滓可达250万方米,消费各类再生资料220万立方米,市场对再生资料的认可还有一定间隔,再生资料销路不畅。”
陕西旭纬循环经济开展有限
公司董事长门新说。
市城管执法局拆迁
工地检查组组长杨刚引见,市城辨别别在拆迁
工地设立了10处建筑渣滓再应用处置加工点,共19台粉碎机停止现场破碎加工再应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渣滓运输、处置过程中形成的二次污染,同时处理提供了200个就业岗位。
建筑渣滓资源化应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化思想,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固体废物再应用的建立和运转,不只可有效减少建筑渣滓带来的污染问题,还能替代自然原资料用于
建材消费,降低资源耗费,契合“创新、谐和、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开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