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是产茶大省。中国的“十大名茶”中,
安徽占领3席。近年来,
安徽多地将茶叶种植作为推进脱贫攻坚、
乡村复兴的抓手。金寨县青山镇也不例外。
青山镇,一座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小镇,境内的抱儿山海拔超越1000米。不断以来,当地人就有种植茶叶的传统,但多是“小打小闹”:种植分散、加工才能不强,品牌“步调一致”。如何在皖西南一众名优茶产区中具有一席之地,成了青山镇面临的难题。
“这两年,我们一方面加大投入,进步茶叶加工才能和质量,追求范围化开展;另一方面,打造‘高山茶’概念,谋划品牌化开展。”青山镇镇长陈杰通知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青山的“小茶叶”正迈向“大茶业”。“产业兴隆是
乡村复兴关键,只要把茶做成产业,青山的
乡村复兴才干‘走得稳’。”
脱贫户颜守杰(右)的4斤鲜叶卖得209元。张俊摄4月13日,低海拔地域茶鲜叶的采摘已接近序幕,但青山镇抱儿山村刚刚进入采摘旺季。下午5点,脱贫户颜守杰骑着
摩托车,将今天采摘的4斤鲜草送到村里的茶叶加工厂。经过评级,4斤茶卖得209块钱。关于收买价,他表示称心。
据理解,这座加工厂2017年建成,总投资80万元,用的是扶贫资金。建成后,村里的“能人”罗超将其承包,每年支付村里5万元租金。村里增收的同时,当地茶叶的范围化加工才能、质量得以大幅提升。“我们收买鲜叶的价钱也更为合理、公允。”罗超引见道,“这两天,纯芽在60元/斤,有叶的50多元,一芽一叶的40多元。”
4月中旬,青山镇的高山茶进入采摘旺季。张俊 摄假如说范围化是青山茶产业开展的根底,那么品牌化则是差别化竞争的关键。
在青山,不少茶园建在高达数百米的山上,最高的茶园接近1000米。海拔高带来的昼夜温差,使得当地茶叶叶片厚,并呈现出墨绿色,泡出的茶汤浓度好,香气浓郁。同时,高寒的气候,让茶叶在种植过程中,简直不用打药。
“这两年,我们牢牢抓住‘高山茶’标签,严把质量关。”据陈杰引见,镇里将抱儿山海拔600米以上、80户茶农家的600多亩茶园划为中心区,并停止“身份认证”,以此带动抱儿山、全镇茶产业质量化、品牌化开展。“我们正思索注册统一的茶叶品牌,在全镇范围内构成合力,加速开展。”
青山镇的高山茶园。张俊摄
茶旅分离是产业壮大、茶农进一步增收的必经之路,也是
乡村复兴的应有之义。记者理解到,在青山镇,一批旅游步道、农家客栈、农家乐、茶文化体验馆正启动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