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一定多种粮,种好粮”
——去年全省优质粮油产量同比增加296万吨,带动130万农户增收6.6亿元又是一年春光好。
4年前的4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小岗村高规范示范农田。他沿着田埂走进绿油油的麦田,观察小麦长势。“当时小麦正在抽穗灌浆。我引见说长势十分好,亩产能到400公斤以上,总书记十分快乐……”
回想起4年前的这一幕,小岗村种粮大户程夕兵仍然记忆犹新。
4年来,程夕兵开展粮食消费的心劲越来越足。“今年我种了300多亩小麦,如今又到了扬花灌浆期,长势十分好。”程夕兵冲动地说,“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一定多种粮,种好粮!”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本人手里,而且要装本人的粮食。”去年我省粮食总产810.8亿斤,居历史第2高位、全国第4位,完成“十六连丰”。今年省委一号文件继续把粮食消费作为重点,提出要“落实粮食平安省长义务制,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总产量稳定在3900万吨以上”。
增产还要增收。转方式、调构造、提效益,我省在稳产能根底上走出一条优质、绿色、提效的粮食消费之路。
4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桐城市绿福农业科技
公司。“将农作物秸秆、稻壳等农业废弃物经过微生物发酵和高温杀菌处置,我们研制出无土育秧基质和
有机肥。”
公司担任人姜斌引见,去年
公司不只应用了流转承包的一切农田秸秆,还为36户种粮大户的3万多亩农田秸秆免费打捆搜集离田。
采访中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粮食企业经过订单或树立基地的方式,推行绿色消费形式,建立烘干和专用仓储设备,提升加工消费线,满足“晋级的胃”。“烘干机组日烘干才能到达1500吨,建成了6万吨的规范化仓库。为种粮大户提供综合技术效劳,能够掩盖20万亩。”姜斌说,如今
公司曾经从追求产量向质量和效益转变,绿色优质大米产量占比逐年进步。
省粮食和物资储藏局局长万士其引见,去年我省布置“中国好粮油”项目资金4.48亿元,壮大稻谷小麦加工等传统产业集群,注重培育沿淮沿江糯米、皖北大豆制品、皖中杂粮和主食等产业集群。去年全省优质粮油同比增加296万吨,带动130万农户增收近6.6亿元。
今年,我省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到达2298万亩,曾经占全部播种面积的53.4%;估计优质专用水稻面积将达1000万亩以上。
“
乡村旱厕改水厕,里里外外洁净多了”
——全省
乡村共改厕92万户,建成
乡镇政府驻地和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置设备264个、1333个暮春时节,合适来静波村走一走。
选一个春雨乍晴的时间,小河里涨满了水,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洁净的村道连起整个村庄,沿途的农家小楼参差有致,房前屋后草木繁茂、绿意盎然。
静波村,从属
滁州市来安县杨郢乡。过去开展相对滞后、环境卫生糟糕;往常,这里相貌一新。4月底,记者走进村里,遇见了村民吴献荣。老吴今年70多岁了,去年底搬了新家,屋门口的院落里,目之所及,洁净整洁,温馨温馨,见不到果皮纸屑等渣滓,“村里环境卫生人人有责,乡亲邻里都盲目维护,我家房前屋后,我每天都会扫两遍”。
不只清扫得更勤快,渣滓还有了“新扔法”。过去,什么渣滓都往一个桶里扔。往常不一样,村里给每家每户发放两个渣滓桶,摆放在家门口,绿色渣滓桶放可腐朽渣滓、灰色渣滓桶放不可腐朽渣滓。“疫情期间,我们增强了卫生清算和消毒力度,村庄保洁员简直全天都在村里繁忙。”静波村书记陈向阳说。
村庄洁净整洁,还离不开“厕所反动”。“夏天蚊虫叮、冬天冷风吹、雨天难下脚”,是巢湖市银屏镇募基墩村村民李峰对旱厕的形象描绘。往常,家家户户用上了水冲式无害化厕所,三格式或四格式化粪池除去难闻的臭味、减少了粪便对水体的污染。
减少污染、改善水质,不光要靠“厕所反动”,还需加大对生活污水处置力度。日前,省委
乡村工作指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
安徽省2020年全面推进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明白要统筹
乡村生活污水管理,量体裁衣选择合理的
乡村生活污水管理技术和形式,增强改厕污水与
乡村生活污水管理有效衔接,将污水管理和“厕所反动”统一规划、一体设计、充沛衔接,树立健全
乡村生活污水管理有效机制。
据理解,去年全省
乡村共改厕92万户,生活渣滓无害化管理处置率达68.2%,建成
乡镇政府驻地和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置设备264个、1333个。
“2017年以来村集体经济‘三连升’,分别到达820万元、1020万元和1100万元”
——加快推进变革关键环节获得新打破,确保
乡村变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唯变革才有出路,变革要常讲常新。在
安徽视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岗村当年的创举是我国变革开放的一声春雷,希望小岗村继续在深化
乡村变革中发挥示范作用。
今年初,小岗村迎来了连续三年分红,每位股民分红580元。“经过集体资产股份协作制变革和‘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变革,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人人持股’,分享村集体经济开展红利。”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说,近几年
乡村变革在小岗村不时深化,
乡村复兴在小岗村稳步推进,“2017年以来村集体经济‘三连升’,分别到达820万元、1020万元和1100万元”。
小岗村天翻地覆的变化,是我省
乡村变革开展的缩影。
4年来,我省
乡村变革持续坚持扩面提速、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去年我省入选全国
乡村集体产权制度变革首批整省试点,完成产权制度变革的村达93.7%,完成分红的村均匀累计分红40.9万元;完成“三变”变革的村达52.8%,参改农户均匀增收1100元;新增集体经济强村400个以上。
乡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加快施行,承包耕地流转率到达48.9%,助力更多新型运营主体加快开展。截至去年底,全省家庭农场、农民协作社双双打破10万个,分居全国第1位、第8位。
“这些公益性岗位的名单、工时写得清分明楚,岗位补贴的发放是公开、公平、公正的。”不久前,村民围在金寨县汤家汇镇茅畈村村务公开栏前边看边讨论。村级事务公开透明,让
大众看得见,摸得着,好监视,公开栏前议事曾经成为了金寨县219个村常见的“景色线”。
过去的一年,金寨县推行村级“小微权利”运转监视限制工作,获得了较好效果,村级信访量降落34.84%,其中149个村完成零信访。
乡村管理体制科学、完善,才干为
乡村复兴提供有力的“软支撑”。“今年将组织展开省级
乡村管理示范创立,制定省级
乡村管理示范县创立规范,展开示范县、示范
乡镇、示范村三级建立试点。”省农业
乡村厅相关担任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