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墙体广告 这是黄河岸边的一个小小村落。它坐落在黄河九曲十八弯的最终一道弯里,是河南省开封市兰考最大的风沙口,数百年来,风沙吹过,黄河淹过。
50多年前,因为焦裕禄在这里初次找到防治风沙的上策,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开端走进咱们的视界。
50多年后,总书记的造访和座谈,使这个国家级贫困村再次声名大噪。
时隔数日,循着总书记的脚印,郑州晚报记者再次走进了这个村庄,与父老扳话,与同乡谈天,探寻与总书记“密切触摸”后,乡民们一点一滴的感触和思变。
“总书记品尝了咱们家的花生”
村支书文伟清,是张庄村和总书记触摸时刻最长的人,从总书记下车到脱离,他一向在身边伴随。
提起总书记,文伟清有说不完的话:“原定在俺村70分钟,实践待了2个小时都不止,坐在村委会粗陋的硬板凳上,连茶水都没有摆。”
有一个细节许多媒体都没有发表,被媒体广为报导、招待总书记吃花生的代莲叶,是文伟清的老婆。
在文家小院里,郑州晚报记者品尝了他家的花生,颗粒丰满,口感紧实,味道甜美。
代莲叶说,家里共有8亩地,有6亩分给了儿子一家四口,她和老伴的两亩地全种了花生。“每年打下的几百斤花生,有时分还卖不完。这次总书记来,也品尝了咱们家的花生,这沙土地产的花生,的确是好东西”。
“万万没想到,总书记一进院门就奔厨房”
沿着村街一路向南走,就到了张景枝白叟家。
在这里,郑州晚报记者偶遇了来采访的中央电视台记者代记玲。
张景枝白叟28岁的孙子闫春色,正在向她叙述总书记来家里造访的细节,张景枝的重孙子、闫春色的儿子正在床边游玩,床上放着总书记送给他的玩具吊车和书包。
“晓得总书记要来俺家,我心里想着让进堂屋坐坐,堂屋利索点,可千万别进厨房,厨房里太粗陋,太凌乱,让总书记看见欠好。”
闫春色万万没想到,总书记一进院门,就奔着厨房去了。
灶台靠窗摆放,总书记走进厨房,先掀开锅盖看,问完面盆子又问米袋子。
因为央视播出了这些画面,闫家灶台上挨着锅摆放的一个白色粗瓷描花面盆也成了观众和网友们重视的目标。
这个粗瓷盆被擦洗得皎白锃亮,“好多人问是不是新的”,闫春色说,这个盆用了二十几年了,自从他有回忆的时分就有。
总书记在这个小院里待了20多分钟,“你对他形象最深入的是什么”?
闫春色通知郑州晚报记者,最忘不了的是总书记一向拉着奶奶的手,“待人太亲了”。
“总书记一只脚现已上了车,又转回来和咱们再次握手离别”
游文礼,84岁,张庄村的老干部。
1949年参与农村工作,1964年担任生产队长。他曾多次和焦裕禄见过面,握过手,在县委大礼堂受过赞誉,领回了县里奖赏的10辆架子车。
“当年焦书记家孩子多,家里日子条件欠好,县里的照看被他拒绝了,说要先让大众吃饱。这次总书记来村里访贫问苦,送米送面送油,生怕咱老百姓日子上有艰难,我觉得这和焦书记的精力是相同的。”
游文礼白叟还向郑州晚报记者复述了一个令他难忘的细节,总书记要登车脱离时,一只脚现已上了车,看到村委会大院热烈拍手不肯离去的乡民们,他又转身下车,和咱们一同拍手,再次握别。
“慰劳贫穷百姓家,俺们乐哈哈”
间隔总书记3月17日来访,现已过去了几天,可是张庄村乡民们茶余酒后谈天,仍是句句不离总书记。
村街的十字路口,40岁的卞继成毛遂自荐带着郑州晚报记者在村里观赏。卞继成的家就在十字路口西边,前面,是他家几十年的老房子,后边是新起的一栋二层小楼,老卞骄傲地说:“这是俺家的新房,总书记就是在俺家门口这儿下车的。”
老卞尽管文明不高,但十分长于总结。“总书记来的那天,村里真是热烈极了,书记挥手多,咱们拍手多,快乐得手心都拍红了。”“这两天,咱们都说‘总书记来俺村,送米送面又送油,慰劳贫穷百姓家,俺们乐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