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墙体广告 “我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要在行动上用党员的规范请求本人”。 这是共产党员郑李龙的“入党初心”。 郑李龙是郑蒲港新区姥桥镇镇长,在抗击特大洪涝灾祸中,以本人的实践行动,书写了一名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的动人篇章。
泡在水中 — —哪里风险就呈现在哪里
6个小时,230根木桩。 这一组看似普通的数据,却有着触目惊心的打动!
7月 7日清晨2:05,正在太阳河大堤巡查的郑李龙接姥下河唐桥段发作大面积塌方的电话,立刻赶往出险地点。
在发现通往出险地段的局部路段破损影响大型防汛物资无法开进现场时, 郑李龙紧急部署人员对破损路段停止平整拓宽。 到上午 11 时,200 多根木桩,200吨砂石, 一辆大型发掘机等防汛物资在郑李龙的指挥下全部布置到位。
打桩是个膂力活,同时又是一件非常风险的工作,人不只要站在1.5米深的水里,而且还要禁受发掘机压桩和河埂随时溃堤的风险。 当天12时,面对风险,郑李龙大喊一身:“让我来!”便第一个跳入水中,看到镇长亲身跳入水中扶桩,村里书记和其他6位村民也纷繁跳入水中。
从中午12时不断到18时,郑李龙不断据守在水中6个小时,期间他屡次叫其他村民上去歇一歇,而本人不断据守在水中,直到230根木桩全部打桩终了,待郑李龙渐渐爬上大堤时,只见他面色发白,浑身冒着冷汗。 但是,谁能想到郑李龙做过肠息肉手术才不久。
守在堤上 — —巡堤抢险的14个日日夜夜 这是一份够单调的工作 — —巡堤、查埂、抢险,日复一日、夜复一夜。 但是扫除200多起险情,却让这份工作神奇而又崇高。
姥桥镇防汛范围大不说,而且险工险段比拟多。 特别是6月 30日至7月 5日,姥桥镇呈现大小险情200多起,险象环生。 面对防汛任务重、形势急,郑李龙一边一马当先,一边科学调度,据守在防汛大堤14个日日夜夜。 特别是对以前呈现过的险工险段,他更是亲身屡次重复巡查,不遗漏一处可能发作的险情。14天来,200多起险情都是在他的指导下逐个得以扫除。
夜间巡查大堤是件既风险又辛劳的工作,郑李龙总是冲在前,干在前。 用他本人的话说,“
大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我是一镇之长,我不带头干,谁带头? 即便前面是地雷阵,我也会在所不辞!”
14天来,郑李龙以堤为家,同民工们一同一直据守在大堤上。以堤为凳,与民工们一同席地吃饭;以堤当床,累了困了就在大堤上席地打会盹。衣服是潮了又干, 干了又潮,一套衣服他要穿上两三天,有时脱下时总是厚厚的盐霜。“有时在车子上给他汇报工作,说着说着就听到了他的阵阵鼾声。”副镇长陈自扬说,镇长真实 是太辛劳了,这么多天没有睡过一个完好觉,不然他也不会坐下来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