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作以来,在北京美术家协会建议下,广阔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拿起画笔,歌颂战役在疫区前线的最美中国人。至第一创作阶段,共有200多位艺术家提供了700多件作品,包括中国画、油画、漫画、宣传画等。
为了让这批优秀的艺术作品更大限度地发挥鼓舞人、感染人、鼓励人的作用,北京美协精选出70余幅作品,制造成7分钟微视频,定格那些动人的面孔和霎时。视频分“诠释赤子之心”“诉说家国情怀”“书写万众一心”三局部,采用对作品解析的方式,让观者在观赏作品的同时,遭到感染和鼓舞,加强抗“疫”必胜的自信心。
这些作品的主人公有我们尊重敬仰的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张定宇院长,还有那些衣着厚厚防护服奋战在一线、我们不知名的医生和护士。画面中的医务工作者或正在为病人奔忙,或神色坚决地望向远方,又或是摘下口罩的间隙满面通红……不同的姿势,但却有同样感染人心的眼光,这些眼神总能让人看到成功的曙光。
《所愿除国难 再逢天下平——李兰娟肖像》则是黄华三的国画作品,画面描画了李兰娟院士工作的场景,她身穿白大褂,眉头紧锁,正在研讨感染者的病情。这幅肖像画描写得极为细致,用笔轻盈,线条灵动,墨色晕染缓缓展开,恰如其分,生动地描画出李院士认真认真的神态,具有激烈的写实性。这幅画是对李院士发布严重研讨成果的赞颂,同时也向一切逆行者致敬。
《光暖火神山》是一幅充溢希望的作品,创作者陈辉只用黑色和白色来渲染画面,画面上方有两束光射下来,预示着光明行将打败黑暗,希望就在前方。许俊的作品《火神山
医院建立纪实》和《雷神山
医院建立纪实》,将
武汉速建的两所
医院描写出来。画面近处是如火如荼的施工现场,远方是高楼林立、江水蜿蜒的城市现象,作品采取散点式构图,以细腻的笔触、淡雅的颜色将建立局面表现得灵动温馨、充溢希望,但同时又不失其浩瀚磅礴的气势。
在此次主题创作中,除了致敬众多最美逆行者的绘画题材外,还有不少作品记载了疫情中令人印象深入的人和事。火神山
医院和雷神山
医院的建立、社区发动控制疫情的蔓延、各行各业的人们捐赠物资等,都在画家的作品中凝聚成一个个暖和的故事。
“这次疫情来势凶猛,江城
武汉成为每个人急迫的牵挂。提笔之际,风雨如晦、乌云压城的情境仿佛就迫在眼前。所作油画《挺立风云》画的如是实景,但力图传达这座英雄的城市和这个城市英雄的人民一定可以打败疫魔的信心。长江水东流不息,黄鹤楼巍然如山,
武汉挺立便是中国的成功。”范迪安引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