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党旗飘扬,引领着我们行进。
湘西是老、少、边、穷地域,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域之一,是
湖南省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贫穷范围大、贫穷人口多、贫穷水平深。2013年统计数据显现,全州8县市中7个县为全国深度贫穷县,全州1817个行政村(社区)中有贫穷村(社区)1110个,全州299万人口中有贫穷人口65.77万,贫穷发作率达31.93%。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州调查时初次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阐述。六年多来,我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一直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作为全州中心工作来抓,全州各级各部门紧扣脱贫摘帽的目的,派出精兵强将蹲点驻村抓扶贫,想方设法处理艰难
大众生存与开展关键问题,探究出可复制、可推行的扶贫好路子。
扶贫路上 尽锐出战提升“战役力”
“这几年,我们村的变化可大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了,这些都是扶贫工作队的功绩,他们带头树立苗绣协作社、豆腐协作社,带头开展
乡村旅游,他们有想法、能吃苦、接地气。”说起扶贫干部,矮寨镇坪朗村村民罗志强竖起了大拇指。
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靠基层,支撑在人才。我州不折不扣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因村派人精准”的重要指示, 把“最能打仗的人”派驻到扶贫第一线,将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才能过硬,酷爱
乡村工作、热心效劳
大众的优秀干部作为选派的“硬杠杆”,优先选派有
乡村工作经历或涉农专业技术专长的优秀干部,做到 “尽锐出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刚强人才支撑。同时,坚持“选能人、用硬人”,将驻村扶贫干部选派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州县组织部门和驻村办定期对驻村扶贫干部“能否派得来、能否待得住、能否在状态、能否守纪律”停止全面综合研判。
依照“一村一队”请求,2020年全州共组建1740支工作队,5310名工作队员,完成对贫穷村和有贫穷人口的非贫穷村“一村一队”全掩盖,进一步稳固脱贫效果;依照“每个贫穷户都有帮扶义务人、每名义务人帮扶不超越5户”的请求,全州各级党员干部近6万人结对16万余户贫穷户,完成结对帮扶全掩盖。
扶贫路也是年轻干部的生长路,我州坚持将近三年来考录州县直单位的1776名年轻干部派到贫穷村“蹲苗”锻炼的根底上,2019年针对
乡镇招录了250名选调生和公务员,累计选聘551名大学生村主干,持续加强脱贫攻坚一线力气。
扶贫路上 筑牢堡垒加强“凝聚力”
在花垣县十八洞村,早些年的村党支部班子只要3个人,均匀年龄接近60岁,文化水平低,班子比拟弱,凝聚力不够。为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近年来,州委组织部和花垣县委先后派出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同时选派第一支书驻村,工作队长和第一支书的党组织关系下转到村党支部,全力支持“两委”班子展开工作。经过多年来的精准施策,十八洞村发作了剧变,
大众对村支“两委”的称心率也大为提升。
“给钱给物,不如有个好支部”。扶贫路上,基层党组织是前沿阵地,我州多措并举抓
乡村基层党组织建立,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团结率领
大众脱贫致富的战役堡垒。
“‘互助五兴’的确搞得好,让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花垣县龙潭镇青龙村村民吴短命气呼呼地说。一问才知,村里的党员石文昌,为帮本人的互助联络户增加收入,招聘吴短命作为林下养殖的固定工人,让他每月有了3000多元的稳定收入。
2018年以来,分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我州探究推行的“党建引领、互助五兴”
乡村基层管理形式,经过组织有帮带才能的党员、村组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或后备干部担任组长,将5户左右村民组织起来,盘绕“学习互助兴思想、消费互助兴产业、乡风互助兴文化、邻里互助兴调和、绿色互助兴家园”展开互帮互助,把党的组织、党的工作进一步下沉到“互助五兴”小组这一最小管理单元,打通了基层管理“神经末梢”。目前,全州已树立互助小组3.6万多个,17万多户
大众参与互助,构成了党组织中心引领、党员带动、
大众参与、互助共进的基层管理场面。
扶贫路上 真抓实干激起 “发明力”
扶贫路上,唯有真抓实干才干改动贫穷相貌,才干让
大众具有实真实在的取得感。
我州因地因人因事定制帮扶政策措施,深化施行开展消费、
乡村旅游、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开展、
医疗救助、生态补偿、社会保证、根底设备、公共效劳等精准扶贫脱贫“十项工程”,做到扶贫工作工程化、项目化,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实行“党总支部指导+村委会+
公司+专业协作社+农户+贫穷户”运转形式,盘绕茶叶、
乡村旅游、生态养殖、苗族餐饮四大特征产业,发起成立牛角山茶叶专业协作社等7家村企,2016年底完成整村脱贫,2017年、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到达11368元、13618元,并带动周边7个贫穷村开展,牛角山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文化村”“
湖南省脱贫攻坚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茗村”百佳榜。
泸溪县浦市镇马王溪村经过党支部示范引领、党员创业带动、产业党小组精准发力等措施,推进全村经济开展,成了远近出名的富有村,先后荣获省州县“社会主义
新乡村建立示范村”、全省“五个好”村党组织等称号,被誉为“湘西第一村”。
吉首市隘口村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在
乡村的指导作用,以“支部+协作社+农户”形式加快土地流转,开展茶叶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走出了一条种植基地化、消费规范化、销售品牌化、产品系列化的
乡村新型产业化之路,隘口村由原来典型的贫穷村变成了如今远近出名的“茶叶村”“富有村”。
凤凰县新场镇大坡村把增强党支部建立作为打破口,先后从年富力强、有学问有文化的代表委员、
乡村致富能手当选配了3名村主干、7名村民小组长,建强了“村支两委”班子,在新一届村班子的团结率领下,经过选定高山刺葡萄作为全村脱贫的主要产业,探究推行“葡萄架上挂鲜果,葡萄园内养家禽”的平面种养形式,充沛调动了贫穷
大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获得了良好效果,大坡村由原来的贫穷村、后进村一跃成为如今的小康村、文化村,2015年该村被评为“
湖南省脱贫攻坚示范村”,2016年成为凤凰县率先脱贫的贫穷村之一,同时被评为“
湖南美丽
乡村示范村”,大坡村的党建引领、创业肉体、脱贫效果得到了省州各级指导的充沛肯定和赞扬。
扶贫之路,道阻且长。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阔党员干部不畏艰苦,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奉献青春热血以至生命,他们成为这个时期最心爱的人。
新美
广告公司:http://www.hb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