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余晖照射着村口的御医展览馆,村旁水波明澈的溪流掩映着古老的徽式民居,村中参天的万寿樟张开宛若佛掌的枝桠,播撒香气环绕古村……每一景都像是一幅画,将历溪村的美不经意地自然展示。
历溪村座落于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境内,位为国度级自然护区牯牛降山脉的南门,是牯牛降原始大峡谷的最佳入口处,经此能够直接抵达牯牛降主峰。登牯牛降主峰“牯牛大岗”,海拔1727.6米,汇奇松、怪石、云海、溪瀑、佛光于一身,琦丽风光,冠绝江南。目前村内古建筑群群总面积11.9平方千米。现存以上古民居17幢。主要建筑有合一堂、镇南祠、新芝堂、王必成宅、舜溪桥等。2012年被发布为省级文物维护单位。村中的古树林保存着诸多的千年古樟、白果、红楠、香枫等珍稀名贵树木,为徽州保管最好的古树林。
历溪村是皖南典型的聚族而居的村落,早在南唐时就已建村,距今1300年历史,是个历史长久的村落,文化教育一向非常兴旺。在明清时期,祁门共出了21位御医,其中以汪机的固本培元理论、徐春圃创立的一体仁宅基金会、御医王琠为代表的一批中医中药理论及巨著成果,为新安医学的开展作出了宏大的奉献。祁门县因而又被誉为中国御医第一县。明朝嘉靖年间,皇太子得了一种怪病,御医们均诊治无效,个个一筹莫展。时年53岁的王琠被人推荐入宫试治,面对太子病症悉心切脉遣方,几天后太子康复。嘉靖帝龙颜大悦,下诏授予太
医院官,直圣济殿事,加授登仕郎。历溪也被称为御医第一村,他得到皇帝的特命,敕建了王氏宗祠这座金銮殿式的建筑,该祠堂大门按圣济殿五凤楼方式建造,为历溪村增加了一道景色线,历溪村至今保存了大量的新安医学材料。2019年度,历溪景区取得黄山市中小学生研学游览基地的荣誉,成为省内医药研学旅游的一面旗帜。
历溪是祁门红茶主产区的中心产地,散落在国度级自然维护区深山峡谷中的千亩茶园,汲取牯牛降山川灵气和日月精髓,能够为广阔来历溪的游客添加一份欣赏、采茶、制茶的体验乐趣。来到历溪村无妨去到村中的戏楼,沏上一壶产自当地的祁门红茶,坐于堂内静心观赏一段精彩的目连戏。祁门的目连戏被称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比徽剧早200多年,现已录入2006年国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溪村另一项不得不看的扮演就是傩舞,傩就是行傩,舞就是舞龙,历溪傩舞的扮演方式是边走边舞,沿村行傩 ,坚持有古代傩祭的原始风貌,普通包括一条麻衣龙(也叫孝龙),一头大青狮,二头小狮,一头大白象,四人戴面具跳面具舞,一只花船,两个河蚌精,一个老头戏青蛙花灯,四人打莲花棒,十番锣鼓等等。
穿行过村前的古民居,便能望见一株参天巨樟,名曰“万寿樟”,相传此树植于建村之初的五代后期,距今已逾千年,世世代代的历溪村人都万分敬畏这株千年古樟,村中的新人结婚都会到古树下“沾沾灵气”。
往常的历溪村在保存古村风貌的根底上愈加拓展了民俗体验游、医药研学游等多样的旅游业态,游客在感受唐风明韵的古色历溪时更多了一分代入感,走过村落的每个转角,发现本人竟也能融入于景里,寻梦于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