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攸县宁家坪镇金水村,田间4月初种下的玉米长出了五叶一芯,绿油油一片。丁建兵指挥20多名村民,抢抓时节播种第二批玉米。农田换了“妆容”,歉收同样可期,据市种植业构造调整办公室统计,2018年至2019年我市已为53.54万亩耕地“换妆”,今年新增种植构造调整面积为17.92万亩。
我市是全省种植构造调整任务最重的地域之一,依据省里下达的任务,2018年至2020年,我市要完成71.46万亩种植构造调整面积,这关系到农产质量量平安,也关乎
株洲30%以上农民的增产增收问题。
市委市政府高度注重这项工作,布置财政专项资金、树立考核奖惩制度,层层压实义务推进工作落实。农业
乡村部门突出政策培训和技术指导,探究了青贮玉米、湘莲、高粱、红薯等合适我市种植的经济作物种类。
目前,全市种植构造调整一年生作物到达44.29万亩,多年生作物和水产养殖面积超越13万亩。“经过几年的尝试,城郊设备农业、农牧循环、平面种养等形式都获得了一定效果。”市结调办担任人表示。
丁建兵借种植构造调整的契机,在攸县宁家坪镇周边流转土地上万亩,引导农户种植青贮玉米。“基本不愁销路,每亩效益最少有400元钱。”他通知记者,玉米全年可分为4个批次种植,目前播种的面积到达2000亩。
今年是种植构造调整收官之年,我市将重点抓好示范片创立,推行一批成熟形式,在醴陵、渌口和攸县各办一个万亩示范片。此外,我市还将增强产业链扶持,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并做好产销对接。“我们已和
贵州局部酒厂停止对接,在我市开展高粱原料供给基地。”市结调办担任人说。
新美
广告公司:http://www.hb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