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俗称痨病。在解放前,我国结核病猖獗,病死率居高不下,成为当时一大社会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注重包括结核病在内的诸多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而出生于我省巢县的吴绍青则是我国结核病防治事业的奠基人。
“鬼使神差”研讨结核病
1895年10月21日,吴绍青出生于我省巢县
乡村一个贫寒的家庭里。据相关材料记载,当时他的父在乡间开私塾,靠微薄的收入维持一家人生活,也还过得去。但不幸的是,在吴绍青3岁的时分,父亲就因病逝世了。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没有方法的母亲只好带着小绍青回到
芜湖娘家生活。在舅舅赞助下,小绍青上了私塾,几年中凭着聪颖好学打下极好的汉文根底。
10岁那年,吴绍青进了
芜湖教会办的小学读书。这所学校有多名美国教员,因而他开端极为勤奋地学习英语。小学毕业后他升入当时著名的
芜湖萃文中学。到高中三年级时,吴绍青的成果不断很优秀,而且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眼看着就要到大学进修了,就在这一年,由于美国校长限制中国学生的活动而发作了学潮,作为学生代表之一的吴绍青,结果自然是没了学可上。但他坚持在家自学。由于在吴绍青心中不断有个幻想,那就是学医。这个幻想从他记事后得知父亲是因病逝世时就有了。
有心人天不负。1915年,对吴绍青来说是个转机之年,就在这一年,他从在
上海工作的舅舅处得知由颜福庆等人兴办刚一年的
长沙湘雅医学特地学校(即今天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前身)正在招生,随即前去报考。果真,因考试成果优良,吴绍青被招收为该校第一班插班生。湘雅医学特地学校是七年制,在这七年中,吴绍青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各种医学学问,终于在1921年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据史料记载,从湘雅毕业以后,吴绍青先到
上海工部局传染病院任住院医师,后到
芜湖医院任内、外科住院医师数年,然后又转到
南昌医院任内科医师。1929年他又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进修,主要研讨血液病。但就在这期间的一个偶尔时机,促成了他用一生精神研讨结核病防治。
1930年,在美国的吴绍青患了轻度肺结核,他在住进纽约多都疗养院疗养的同时,还得以医师身份参与该院胸腔会议。从此,他开端对肺病学发作了浓重兴味,阅读了大量有关书籍和文献,深感肺结核病严重危害人类安康,需鼎力防治。因而,当他的病治好回到哈佛大学医学院后,就申请改攻肺科,立志救治众多的肺结核病人。并在1932年,直言谢绝了师友的挽留,决然回到哺育他生长的祖国。
多种方式展开“防痨”活动
我们晓得,解放前,被民间称为痨病的结核病盛行猖獗,结核病死亡占人口死亡缘由的前列。能够说,当时人得了却核病较今日患癌症还关键怕,因而成为当时一大社会问题。回国后的吴绍青自然把留意力集中在了肺结核防治方面。1932年,他回国到
南昌医院后,除在该院增强肺结核
医疗工作外,还在
南昌西郊兴办了西山肺结核疗养院,并经常经过各种方式呼吁“防痨”。
时间到了1946年,此时担任
上海医学院肺科教授的吴绍青,把大局部精神投于防痨工作。他首先在
上海医学院的支持下,在中国红十字会第一
医院(今
上海医科大学华山
医院前身)内拨出数间房屋,并从结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取得X线机和其他仪器,创立了
上海肺病中心诊所,展开防痨工作。这也是我国首个肺病专业诊所。
同时,经过十多年的防痨理论,吴绍青领会到,仅靠少数单位少数人是不能搞好防痨工作的。于是他积极活动,鼎力推进全国及
上海的
大众防痨工作。因而创始了好多办法,例如,依据他提出的“重点检查,查出必治,治必彻底”的方针,采用装有缩影X线机的活动车对局部大学、工厂、企业和一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停止集体肺部安康检查,以期到达早期发现病例、早期治疗的目的;辅佐许多工厂和企业举行自办疗养所(室),并派专业医师和护士定期查房、访视,给予必要的指导,收到既少花钱,病人又得到合理治疗的效果。
为了进步
大众对结核病的认识,在吴绍青的倡导下,
上海还展开了防痨宣传教育和劝止随地吐痰运动,宣传教育采取的也是今天看来都比拟有用的办法:比方在路旁电线杆上漆刷标语;在火车、轮船、飞机、公共电车
汽车上张贴宣传画;在中外报纸上登载劝止随地吐痰运动的文章,在公共电车、
汽车上停止劝止随地吐痰的播送;在电影院放映正片前,先放映防痨幻灯片;发起全市小学生在马路上劝诫行人不要随地吐痰……这些活动的范围和气势均非常浩荡,并历时5个多月,不只在
上海收到了良好效果,且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
今天我们晓得,卡介苗接种对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儿童粟粒型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有良好效果。这也被为国际所公认。但在上世纪40年代,人们对卡介苗接种尚缺乏认识。吴绍青就与同事撰写了一篇《卡介苗无害论》的文章,进步了许多家长的认识,使他们放心让儿女承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