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县鲖城镇位于
阜阳西北90公里。假如通知你,“鲖”就是专为临泉鲖城而设的字,你置信吗?时光荏苒,穿过2000年的光阴隧道,曾经的歌舞楼台,曾经的繁芜与硝烟,都迫不得已地消逝在光阴隧道里。而其出土的历史文物,无可辩驳地印证了鲖阳城古老而文化的历史文化,一个让鲖城文化更为丰厚的元素。
《辞海》记载:“鲖,鲖阳,古县名,汉置。因在鲖水之阳得名。治所今在
安徽临泉县西北鲖城……”查阅《辞海》等大型工具书,“鲖”字的解释总是离不开临泉鲖城镇。能够说,“鲖”字就是
阜阳临泉所独有的称谓。据《
阜阳地域志》记载:“鲖城遗址,位于临泉县城西25公里,城址南临流鞍河,其西、北面尚有城垣高出空中,城址长宽各为1公里。此处为汉鲖阳县治,唐废,南北朝时曾为新蔡、南陈留郡治。北宋时金兵南侵中原,攻打鲖阳城数日不下,金兵死伤甚众。后因宋军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城被破,遂被毁。”
“鲖”字既然为临泉而设,那么鲖阳城又是因谁而建呢?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城池常常都是因皇帝分封某一个人任命而建筑了一座城。但也有因某一个将领在此屯兵而构成,而鲖阳城显然属于前者。东汉永平三年(公元60年),汉明帝刘庄封他的表亲阴庆为鲖阳侯。也就是在那一年,刘庄便在没有城的中央重新设置一个区域规划了一座城。而阴庆便天经地义地成为首任鲖阳侯,成为鲖城镇的祖师爷。
历史上阴庆并没有多大功绩,而是得益于他的父亲阴兴为官清正。而阴兴是汉光武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之弟。阴庆作为皇后阴丽华的侄子,与皇帝刘庄又是姑表亲,在封建时期,具有如此重要身份的阴庆即便身无寸功也是能够封侯的。
东汉永平三年,汉明帝刘庄为何把这里取名鲖阳城呢?时至今天,仍没人能找到确切答案。鲖城镇文化站站长说,古时鲖阳城可能不是这个“鲖”,而是铜矿的“铜”。他猜想,鲖阳城得名可能与当地有铜矿有关。由于1964年省地质部门曾经停止过勘探,在镇政府北部即土城子四周探出公开有铜矿物质,结论是量不大,暂不适合开采。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有关部门又重新勘探并对其停止了开采,不过还是没停止多长时间。因而,这种说法显然有不精确之处。
而在当地文献材料中,我们倒查阅到了另外一种说法。同时还记载了历史上的鲖阳城曾两次置郡。史料记载:鲖阳古郡在县西鲖城镇北郊,因面临鲖水之阳,故而得名。鲖阳在汉时曾置县,《后汉书》记载:鲖阳县原为葛陂县。鲖阳第一次置郡是在南北朝时,据《宋书》记载:南朝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六月,刘裕废东晋称帝,改号宋,治都建康(今
南京),移新蔡郡治于鲖阳。”治,旧指中央政府所在地。时隔30年,即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四月,复又将“新蔡郡移治于汝南”。第二次置郡,则到宋升明三年(479年)四月,“箫道成废宋自立,改号为齐,新蔡郡改为北新蔡郡,仍治于鲖阳”。可见,鲖阳曾两次置郡。
历史上鲖阳城接待过不少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其自汉置县至唐废历时800余年。后来在鲖城东又复置沈丘县。东汉末年,汉将鲍鸿曾与黄巾起义军大战于此;许褚也曾于此地与黄巾起义军大战,矢尽粮乏之际,碰到曹操巡军至,褚以众归曹操。晋吏部郎毕卓故里;西晋石勒攻豫州时也曾屯兵在此;这里还相传为宋朝潘安墓葬之地,楚王的妃子关香女故地、清捻军将领连登榜……只不过,这些记载的古迹,还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志时所存的。时至今日已近40年了,这4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遗存的古迹有没有遭到不同水平的损坏,其所存的墓葬之地有没有停止发掘,有没有出土文物面世……散步于鲖城镇,不经意间你可能就踏在汉朝文化遗址之上,以至你脚下就是鲖阳侯曾经寓居过的宫殿。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鲖城镇相继出土了商代石磬、汉代子母印、元代铜权、郢爰金版、铜镜、陶鼎及大量的蚁鼻钱等文物。《楚爰金研讨》一书也特地记载了鲖城镇出土的郢爰金版。众所周知,黄金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属性,自然被统治阶级归入礼制的范围而派其用处。《周礼》书中说,在享用金版的礼仪方面,只要天子和大小诸侯有权享用,普通贵族是无权享用的。而鲖城镇两次出土楚国金币及金版,又阐明了什么。无疑,证明了早在东汉时期就有诸侯在此活动寓居了。由于,金版只要天子和诸侯王才干具有呀……鲖阳城遗址在今天鲖城镇政府北500米左右,当地人称土城子。其土垒就的土墙遗址依稀可见,但如今被大片的庄稼所遮掩。当地相关人员通知我们,假如庄稼收割后,可以看出这块地与平地不同,地势比拟高。笔者蹲下身认真寻觅土夯痕迹,但是徒劳无功,什么也没有看到。当地人说城址在唐朝就废了,经过这1000多年早已消逝了。
是呀,历史上的名城,有的早为世人所共知,也有的却因史载简约或史载缺略又历时长远,竟埋没于历史的尘烟之中。鲖阳城似乎就属于后者。曾经无比显赫和崇高的鲖阳侯宫殿连同鲖阳城,居然轰然倒塌,从人们的视野里消逝,静静地躺在这片庄稼地里。但其出土的历史文物,无可辩驳地印证了鲖阳城古老而文化的历史文化,一个让鲖阳城文化更为丰厚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