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
四川和
云南的省级两会全部落幕。至此,因疫情而推迟三个月之后,31个省份的省级两会均已闭幕。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
四川和
云南的省级两会在会议时间、会期长短、参会人数等方面都作出了调整,而疫情防控也成为会议的重要议题。
图为政协
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现场。 张浪 摄延后三个月举行
四川、
云南两会会期缩短会次精简5月8日,推延了三个月的政协
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
成都开幕,这标志着
四川省两会正式拉开帷幕,也是疫情后中国首个召开的省级两会。
此前,全国大多数省份的2020年省级两会已在春节前闭幕,但由于疫情影响,
四川省和
云南省在1月底分别宣布,两地原定于2月初举行的两会推延。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4月29日,政协
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最终定于5月8日至11日在
成都召开;
四川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定于5月9日召开,会期共4天。
云南省也依据当地疫情状况,决议在坚持原定议程不变的状况下,将两会的会期调整为3天。政协
云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5月9日上午开幕,5月11日下午落幕。
云南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于5月10日至12日召开。
和以往相比,上述两省的两会会期较往年有所紧缩,会议停止了精简。例如,
云南省的人大会议精简了全领会议的次数。将以往通常要召开的五次全领会议调整为三次全领会议,以往第一、二、三次全领会议的议程兼并为第一次全领会议议程,依法听取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和省“两院”工作报告。
图为
四川省两会现场。 张浪 摄
疫情防控和公卫安康成会议重点
基于当前的特殊背景,疫情防控成了
四川和
云南两省两会的重要议题。
在
四川,据报道,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开展成为
四川许多政协委员的聚焦点,截至4月底,
四川省政协共收到相关提案117件,社情民意信息2700余条。
四川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在开篇就聚焦于疫情防控,此外,包括变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才能,建立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健全严重疫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救治体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公共卫生安康”也成为了今年
云南两会的关键词之一。
云南省政协主席李江在作工作报告时称,
云南省政协将聚焦公共卫生、防灾备灾、社会管理等重点范畴,组织委员、专家学者深化调查研讨,构成一批专业性、高质量的建言成果。
云南省两会透露,
云南将筹集100亿元资金施行卫生安康事业开展三年行动方案,处理长期以来的传染病救治和疾病防控才能短板,推进“安康
云南”建立。
云南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云南将加快推进区域
医疗中心、临床医学中心建立;理顺医药卫生体制,变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严重疫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救治体系。
疫情防控下,省级两会有这些变化
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两地省级两会自身的防控措施也备受关注。事实上,为做好省级两会的疫情防控,两地在人员管控、会议方式、驻地管理等方面都作出了相应调整。
在原有工作组的根底上,两地增设疫情防控和
医疗卫生保证组,特地落实防护义务。
据
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官微“
四川发布”音讯,会议期间动态监测参会人员安康信息,经过增设疫情监测联络员、疫情防控和
医疗卫生保证组等方式,落实防控义务。
在会议组织方式上,今年
四川政协会议参会人员将在驻地宾馆收看政府工作报告现场直播,书面听取省“两院”报告。
在
云南,除政府工作报告全部作口头报告外,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省“两院”工作报告调整为在印发书面报告的根底上作扼要的口头报告;对法律法规没有明白规则必需听取的其他报告,调整为书面印发全领会议。
此外,出、列席人员范围也有一定调整。
例如,
四川省的政协会议请求,尚在境外的港澳委员,可经过线上平台查阅会议材料、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省级老指导、省政协机关离退休干部代表不列席开、落幕会。
云南省的人大会议不再约请外国驻华领馆官员旁听会议,并将列席人员由原定的291人调减为57人。
驻地管理方面,
四川省两会期间对驻地宾馆实行准封锁式管理。其中,人大会议方面,本次大会请求代表一概不会客,不得外出应酬、购物旅游和接触非与会人员;会议期间要抽查代表住宿状况,抽查率不低于30%;要对代表就餐实行后台数据比对,对没有就餐刷卡的代表要书面阐明状况。
云南省的政协会议则请求,与会人员经过2次核酸检测、且持安康绿码才干参会。大会统一布置食宿及交通,实行封锁式管理。会议期间,不得私自外出、会晤外来人员;实行分餐和取餐制;还有会风会纪督查组不定期检查人员住宿状况。在驻地酒店,电梯、餐厅等处摆放免洗手消毒凝胶等物品;房间还装备医用口罩、75%酒精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