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省属企业消费运营既遭到疫情的严重冲击,也遭到市场、价钱、本钱等多重要素以及政策性减利的影响,因而呈现效益下滑。”省国资委监事会主席、新闻发言人董亚庆说,“我们以为效益降落也是做好疫情防控必需接受的代价,值得付出。”
今年以来,各省属企业在抗击疫情、复工复产、推进开展、实行社会义务等方面付出了更多努力,坚持了经济运转总体平稳态势。一季度,28户省属企业中,10户企业停业收入逆势上扬;企业总体坚持了较高的盈利程度,本钱费用利润率到达4.8%,高于全国中央国有企业4.2个百分点。
从运营运转过程看,省属企业消费运营呈现前低后高、快速上升态势。3月,省属企业完成停业收入714.5亿元,环比增长141.2%,27户企业停业收入均完成环比增长;完成利润总额35.3亿元,超越1月至2月总和,环比增长507.6%,21户企业完成盈利;工业企业总产值根本恢复到去年同期程度。
3月下旬起,海螺集团、皖北煤电集团、叉车集团、皖维集团等企业
日产能应用率到达或超越100%,完成满产超产。4月,省属企业完成停业总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6.2%;完成利润总额58.5亿元,加回省交控集团减免的通行费,同比增长18.2%;归入调度的14户工业企业省内工业总产值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6.7%。
加快推进满产超产
发挥经济“稳定器”作用
省国资委相关担任人表示,疫情发作以来,省属企业积极实行国有企业社会义务,带头复工复产、推进达产满产超产。2月15日,28户省属企业集团
公司全部完成复工复产;2月29日,11户省属工业企业所属省内226家工业消费型企业全部复工复产;3月18日,省属企业362家二级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在此根底上,省属企业加快推进满产超产,
铜陵有色集团、马钢集团、淮北矿业集团、省能源集团等6户企业超越或到达去年程度。在复工复产过程中,省国资委支持皖维集团与民营企业协作增产防疫物资,为省属企业提供口罩209万只,消毒液3050升,防护服2200套;从业绩考核、工资分配、科研投入、项目建立、资金支持等方面出台12条措施,支持省属企业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省属企业将充沛发挥在产业链中的牵引带动作用,全力达产、满产和超产,有针对性地补链强链,畅通经济循环,协助协作配套企业和关联企业全面复苏,促进社会就业。”董亚庆说。
当前,省国资委和省属企业盘绕“六稳”“六保”请求,加大工作力度,充沛发挥国资国企国民经济稳定器作用。在目的任务方面,压紧压实省属企业年度停业收入和利润总额预算目的,加大市场开辟、项目建立、降本增效、资本运作以及清欠民营企业账款力度,确保二季度运营指标到达去年同期程度,确保完成全年目的任务。在统筹推进“抗疫情稳增长促开展”方面,制定施行“保省属企业保产业链供给链稳定”工作计划,树立问题、举措、义务、时限“四个清单”,实行清单管理,抓好落地落实。
全力推进项目建立
深化国资国企变革
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我省对“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工作停止了专题部署。国资系统也积极行动起来,抓在建项目建立,全力推进省属企业404个续建项目和946个新建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奏效;抓重点项目,鼎力推进海螺集团智能矿山等对传统制造业起示范作用的转型晋级项目建立,加紧“建立大而强新马钢”项目等具有全局影响的严重工程项目建立;抓创新项目,加快施行省属企业20项关键中心技术和产品攻关清单,加快推进113项“高新基”重点创新示范项目建立;抓央企协作项目,紧盯省政府下达的“四个2000亿”年度目的,力争构成更多的协作成果。同时,我省还盘绕新基建、转型晋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谋划一批新的重点项目,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国资国企变革范畴,我省国企变革三年施行计划正在制定中。详细来看,今年我省将选择1至2家具备条件的省属企业,推进集团层面的混合一切制变革,同时推进
合肥新桥机场产权多元化变革;加快推进
淮南矿业集团整体上市以及华塑股份、国元农保、城建总院、皖垦种业等子
公司首发上市;展开“三项制度变革专项行动”,加大市场化薪酬变革和用人用工变革力度;制定标准董事会建立施行计划,完成10户以上省属企业标准董事会建立,推进标准董事会建立全掩盖。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完成经济社会开展目的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将咬定全年目的不动摇,加大重点工作力度,更好发挥省属企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开展中的顶梁柱作用。”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陈方说。